曲靖站街快餐约学生,曲靖路边简餐寻学子
这几天路过曲靖老城区,总能看到一些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在街边小店门口,叁叁两两地聊着天。这条街不算宽敞,两旁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一楼都被改造成了各种小吃店。每到放学时分,这里就格外热闹。
有家叫“阿婆快餐”的小店生意特别好,老板娘是个五十来岁的阿姨,手脚麻利得很。她家的盒饭十五块钱一份,两荤一素,米饭管饱。我常看见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坐在店里最里面的位置,一边吃饭一边写作业。
路边简餐的温度
说实话,现在能在学校附近找到这么实惠的馆子真不容易。很多餐厅都把学生当冤大头,价格定得老高。可这条街上的店不一样,他们好像特别懂学生的难处。十五块钱的套餐,有肉有菜,分量还足,难怪那么多学生愿意来。
那天我和阿婆聊了会儿,她说这些孩子都不容易。“有些是家里条件不太好,有些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她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菜一边说,“我就想让他们吃口热乎的,别饿着肚子读书。”
这话听着挺朴素的,但特别打动人。现在的学生压力大,作业多,要是连口像样的饭菜都吃不上,那得多难啊。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有些学生会把没吃完的饭菜打包带走。问起来才知道,他们是准备晚上自习时当夜宵。这条街的快餐店确实成了不少学生的“食堂”,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不会给生活费增加太多负担。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街头快餐虽然方便实惠,但卫生状况还是让人有点担心。有的店面看起来确实简陋了些,厨房设备也比较老旧。这让我不禁想,要是能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好了。
其实这条街上不只有快餐店,还有几家小书店和文具店。学生们吃完饭,顺道就能把学习用品买了。这种便利,在大城市里反而很难见到。有时候觉得,小城市的生活节奏和人情味,确实更适合学生成长。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外地工作,学生们自己照顾自己。能在放学后找到一个既便宜又好吃的地方填饱肚子,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重要。这条街,这些店,不知不觉中成了他们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说到这,我想起昨天看到的一幕。一个男生在阿婆的店里吃饭,吃着吃着突然掏出本书来背单词。那种争分夺秒的劲儿,让人看了既心疼又佩服。也许正是这种朴素的环境,反而让学生们更懂得珍惜。
当然,也不是所有学生都来这里吃饭。有些条件好点的会选择去商场里的餐厅,但那些地方动辄叁四十块一顿,对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开销。
这条街上的店铺似乎都很默契地保持着亲民的价格。可能他们知道,来这儿的学生都不是什么富裕家庭的孩子,能省一点是一点。这种默契,让人感受到这座小城特有的温情。
夜色渐深,街边的路灯亮了起来。学生们陆续离开,店铺也开始收拾打烊。明天这个时候,这条街又会重复今天的故事。而这些对于曲靖站街快餐约学生的日常,还在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