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400一次的快餐是不是有点贵,贵阳快餐400元一次贵不贵
今天在群里聊天,有个外地朋友突然问我:"你们贵阳现在物价这么夸张吗?听说快餐都要400一次了?"我当时就愣住了,这说的到底是哪种"快餐"啊?
说真的,第一次听到"贵阳400一次的快餐"这个说法,我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这肯定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那种二叁十块钱的盒饭。毕竟在贵阳街头,一碗素粉七八块,加个蛋也就十来块,要是花四百块吃个快餐,那得是什么样的神仙盒饭?
这价钱在贵阳能吃点什么
咱们来算笔账哈。在贵阳普通餐馆,四五个人点一桌菜,有鱼有肉有汤,差不多也就四百块左右。要是去丝娃娃店,四百块能让你吃到撑;去吃酸汤鱼,两叁个人绝对管饱。所以我就在想,这个"贵阳快餐400元一次贵不贵"的问题,可能问的根本就不是普通快餐。
后来我在网上搜了搜,发现提到这个价钱的人,好像都是在讨论某种特殊服务。这就说得通了嘛!要真是那种服务,四百块贵不贵还真不好说。毕竟这涉及到安不安全、违不违法的问题,已经不是贵不贵能概括的了。
话说回来,现在贵阳的消费水平确实比前几年高了。普通白领中午吃个工作餐,二叁十块总要的。但再怎么涨,正常快餐也不可能到四百块。我猜啊,可能是有不了解情况的朋友,把某些特殊服务的隐语当成真正的快餐了。
记得前阵子还有个朋友说,他在某会所看到菜单上有"特色简餐",标价398。后来才知道那根本不是吃饭的。看来这种用餐饮词汇打擦边球的情况还真不少。
价钱背后的消费陷阱
要是真有人跟你说"贵阳400一次的快餐",可得留个心眼。这很可能是个诱饵,等你上钩后,说不定还有各种附加费用。我听说过有人被带进包间后,才发现四百块只是"入场费",真正消费起来翻了好几倍。
在贵阳生活这么多年,我觉得大家对这种高价"快餐"还是保持清醒比较好。别说四百块了,就是四十块一份的快餐,在贵阳都算贵的。普通老百姓谁天天吃这个啊?
再说了,现在贵阳到处都在整治不正规场所,这种打着快餐旗号的高消费,说不定哪天就被查处了。为了尝鲜惹上麻烦,实在不值得。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一个"贵阳快餐400元一次贵不贵"的问题,居然能引出这么多话题。从物价水平到消费陷阱,从语言隐语到社会治安,都在这里面了。
所以啊,下次要是再有人讨论"贵阳400一次的快餐是不是有点贵",咱们可得把话说清楚:要是正经吃饭,那绝对是天价;要是别的,那已经不是贵不贵的问题了。
好啦,话说回来,在贵阳想吃饱吃好,根本用不着四百块。老城区的夜市,二十块钱能让你吃到扶墙走。何必去纠结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高价快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