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品茶上课工作室,湖滨茶艺学习课堂
说起巢湖品茶上课工作室,不少老街坊都会露出会心微笑。这个开在湖滨路上的小院子,每逢周末总飘着淡淡的茶香。
记得第一次推门进去,我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这哪像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倒更像是朋友家的客厅。原木茶桌随意摆放着,墙上挂着水墨画,最妙的是那个朝湖的落地窗,阳光透过竹帘洒在茶席上,斑驳光影随着水波轻轻晃动。
茶香里的慢时光
教茶的王老师是个有趣的性子,从不急着讲茶道理论。她总说:“咱们先喝一杯,别的慢慢聊。”那天她泡的是本地产的巢湖翠毫,看着茶叶在玻璃杯中舒展,像极了湖边柳树新发的嫩芽。“喝茶这事啊,急不得。”她慢悠悠地斟茶,“就像湖水,你看它什么时候着急过?”
说来也怪,在湖滨茶艺学习课堂待久了,人的性子真的会变慢。以前我喝茶都是咕咚咕咚牛饮,现在学会了先闻香,再观色,小口品尝。王老师常说,茶不过是一片叶子,但它能教会我们等待——等水温合适,等茶叶苏醒,等心情平静。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泡绿茶那次。水温总掌握不好,不是太高就是太低。王老师没直接纠正,而是让我用不同温度的水各泡一杯,对比着喝。“你的舌头会告诉你答案。”果然,八十多度水温泡出的茶,鲜爽甘甜,高温泡的却带着苦涩。这比任何理论讲解都来得直观。
茶席上的人生课
在巢湖品茶上课工作室,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有位退休的老先生,每周都来,就为了安安静静地泡一壶茶;也有年轻的上班族,把这里当作逃离压力的避风港。茶成了连接彼此的纽带,素不相识的人围坐在茶桌旁,叁杯两盏下来,就成了能聊心事的朋友。
王老师偶尔会讲些茶之外的东西。有次她指着窗外的巢湖说,湖水有涨有落,茶叶有浮有沉,这都是自然的事。“就像生活,何必强求一直如意呢?”她轻轻转动手中的茶杯,“重要的是,在起伏中保持自己的味道。”这话让我想了很久。
不知不觉,我在这个湖滨茶艺学习课堂已经学了小半年。现在家里也备了套简单的茶具,周末的午后,学着王老师的样子,慢条斯理地泡一壶茶。邻居笑我变得“老气横秋”,我却觉得,不过是找到了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
前几天带朋友去工作室体验,看着她手忙脚乱地烫壶、温杯,我忽然理解王老师常说的“水到渠成”。有些事情,急是急不来的,就像湖边的芦苇,要经过春夏秋冬,才能长出最好的姿态。而茶,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在快节奏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