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品茶加惫工作室,东台品茶微信预约工作室
最近朋友圈里总有人提起东台品茶加惫工作室,说是在那儿能遇到不少有意思的茶客。正好这几天闲着,我就试着加了他们挂在网上的联系方式。没想到刚通过好友验证,手机就弹出条语音消息:“明天下午叁点,老陈皮配十年白牡丹,要留位子吗?”这直来直往的预约方式,倒让我想起小时候街角茶馆伙计站在门口吆喝的光景。
工作室藏在老居民区的二楼,推门就闻到炒青豆混着兰花的香气。穿亚麻衬衫的茶艺师正在给盖碗预热,见到我便笑:“您就是微信预约的张先生吧?刚好水要叁沸了。”她边说边拎起铁壶,热水冲进白瓷盖碗的瞬间,茶香像被惊醒似的突然在空气里炸开。
茶杯里的烟火人间
邻座的大叔正捧着建盏端详茶汤,突然转头问我:“你看这茶沫像不像云海?”没等我接话,他自己先笑起来:“我每周末都来这儿,比去麻将馆舒坦多了。”他告诉我上个月在这儿认识的茶友,现在组了个爬山队,说完还给我看他们在大雾尖拍的合照。茶艺师适时递来新沏的岩茶,轻声补充:“很多客人后来都成了朋友。”
这时门口风铃响动,进来几个年轻人熟练地走向靠窗的茶席。茶艺师不用看预约表就直接端出他们存的茶叶罐——看来都是熟客了。穿蓝毛衣的姑娘接过茶则闻了闻,惊喜道:“这次的水仙焙火程度正好!”他们讨论着要不要凑单买新到的凤凰单丛,声音时高时低,像茶汤里起伏的叶片。
窗外晾着的衬衫在微风里摇晃,茶台上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玻璃。我忽然觉得,这个东台品茶微信预约工作室不像商业场所,倒像谁家客厅。茶艺师续水时见我盯着墙上的茶饼地图,便多说了两句:“去年有个客人在这儿尝到临沧的茶,后来真跑去云南认养了棵古茶树呢。”
斜阳透过竹帘在茶席投下条纹阴影时,我壶里的茶已泡过七道。茶汤颜色变浅了,滋味却意外地清甜。临走前茶艺师往我杯底倒了点冷泡茶,说是今天最后的惊喜。冰凉的茶汤划过喉咙,突然想起明天该带朋友过来——他们工作室最近新到了桐木关的红茶,微信里说带着松烟香,像走进清晨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