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同城饮茶,怀化本地茶聚相约
这几天路过鹤州路,总能看到新开的茶馆挂着「怀化同城饮茶」的招牌。青瓦木窗里飘出茯砖茶的醇香,让人忍不住想推门进去坐坐。说来也怪,明明手机里能点外卖,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专门跑来喝茶?
上周末约了两位老同学去试了家新中式茶室。推开竹帘就听见咕嘟咕嘟的煮水声,穿亚麻衫的茶艺师正在给客人演示「凤凰叁点头」。我们选了靠窗的位置,点了一壶本地黄金茶。当琥珀色的茶汤注入白瓷杯时,整个下午忽然就慢了下来。
茶香里的烟火气
邻桌坐着几位穿校服的中学生,围着茶盘写作业。偶尔传来压低的讨论声,伴着茶杯轻碰的脆响。右边角落里有位老先生独自品茶,时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最热闹的是中间长桌,七八个年轻人正在玩桌游,手边的冷泡茶瓶外凝着水珠。
老板边擦拭茶具边说:「现在周末要提前两天订位呢。很多年轻人组局搞怀化本地茶聚相约,有时还带着父母来体验。」他指了指墙上的菜单,「我们特意加了黔阳冰糖橙做的茶点,大家就爱这口家乡味。」
记得小时候总跟着爷爷去老茶馆。褪色的八仙桌,搪瓷缸里浮着茶叶梗,老茶客们用洪江方言聊着航运往事。现在茶馆变精致了,但那种温暖的松弛感还在。有个姑娘在窗边摆弄香道,青烟缓缓升起时,整个空间突然安静下来。
为什么是现在
开茶庄的朋友算过笔账:去年怀化市区新注册的茶馆比前年多了四成。这阵怀化同城饮茶的风潮,可能和辰溪碣滩茶入选农遗有关。更多人也开始关注本土茶文化,像会同魔芋和靖州杨梅开发的茶食,都成了特色搭配。
在河西物流园上班的小赵告诉我,他们每周叁下班都会组茶局。「比喝酒健康,比咖啡自在。上次还遇到个客户,喝着喝着就聊成了订单。」他晃着手机给我看茶友群,「群里经常有人发新店体验,这周末约了去沅水边的船坊茶馆。」
茶艺师小林刚给客人泡完叁道茶。她说最感动的是有年轻人来学茶艺,想给外婆庆生。「老人家用惯了的搪瓷茶盘,年轻人换成建水陶器,但泡的还是那棵老茶树的叶子。」她调整着茶席上的菖蒲摆件,「传统在变,但没断。」
暮色渐浓时,茶室亮起宣纸灯笼。那桌学生收拾书包约下次考试后的茶聚,玩桌游的年轻人正商量去哪吃晚饭。我杯中的茶已续过七泡,味道淡了,喉间却还留着回甘。走出茶馆时,手机弹出消息提醒,朋友问下周要不要试试洪江古商城里的新茶空间。
霓虹初上的街道飘着各种食物香气,但那份茶香似乎还跟着我。或许明天该去茶叶市场挑个盖碗,下次可以在家试试刚学的冲泡手法。或者干脆再约个怀化本地茶聚相约,叫上那些总说「改天喝茶」却半年没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