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学生品茶上课,学生课堂茶韵体验

发布时间:2025-11-03 02:09:03 来源:原创内容

教室里飘着缕缕茶香,这可真是稀罕事。定州某中学的语文老师李老师正端着一个青瓷茶壶,慢慢往学生们面前的茶杯里斟茶。坐在第一排的王小明瞪大了眼睛,他从来没想过上课还能这么上。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红楼梦》里的栊翠庵品茶那段。”李老师边说边举起手中的茶杯,“你们先闻闻这茶香,再想想妙玉为什么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教室里响起细微的茶杯碰撞声,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新鲜极了。

当课堂遇见茶香

这个定州学生品茶上课的实验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起初有不少家长担心,怕孩子们上课分心。可没想到,孩子们反而更专注了。就拿王小明来说吧,以前上语文课老走神,现在每次闻到茶香,就自动进入学习状态。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就是觉得捧着温热的茶杯,那些古诗词好像都活了起来。

李老师有自己的想法:“茶道讲究静心,学习又何尝不是?孩子们通过品茶,慢慢学会沉下心来。”她注意到,自从在课堂引入茶文化后,学生们讨论问题时都变得更有耐心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急着抢答。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比较不同茶叶的香气。龙井的豆香、铁观音的兰花香、普洱的陈香……这些原本只在课本上出现的词汇,现在都变成了真切的体验。“老师,我好像明白为什么古人写诗总爱用茶了!”班长刘芳突然说道,“这茶的余味,真的像诗句一样让人回味。”

茶韵中的成长

这种特别的学生课堂茶韵体验,带来的变化远不止在课堂上。初叁的张伟以前总静不下心来写作业,现在他会先泡杯茶,让自己定定神。他妈妈笑着说:“这孩子以前写作业,十分钟要起来晃叁圈。现在能安安静静坐上一个小时了。”

更让老师们惊喜的是,同学们开始自发组织茶文化小组。他们查找资料,研究不同朝代的饮茶方式,还试着用现代科学解释茶叶中的成分。化学老师趁机给大家讲了茶多酚的结构式,生物老师则带着同学们讨论茶树生长的最佳环境。这样一来,原本单一的语文课,竟然串起了多学科的知识。

不过,最打动人的还是那个雨天。那天下午,教室里特别安静,只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和杯中茶叶舒展的声音。李老师正在讲解陆游的“晴窗细乳戏分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看向手中的茶杯,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

教务处王主任最初对这个创新课程持保留态度,但现在他也承认:“看到孩子们在茶香中专注学习的样子,我确实被打动了。这种定州学生品茶上课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快节奏的学习中找到了安静的力量。”

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小心地收拾好茶具。王小明一边擦桌子一边对同桌说:“我觉得今天的铁观音特别香,就像《茗溪渔隐丛话》里写的那个味道。”同桌笑着点头,两个少年继续讨论着刚才课堂上的内容,杯中的茶香似乎还萦绕在指尖。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