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车站后巷的日常风景

发布时间:2025-11-03 00:59:49 来源:原创内容

你要是从普兰火车站出来,往右一拐,绕过那个气派的新站前广场,没走几步就能撞见这条巷子。说它是条巷子,其实也就是两栋旧楼之间挤出来的一条缝,窄得连阳光都得侧着身子才能钻进来。可偏偏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地方,却藏着火车站最鲜活的那口人气儿。

早上六七点,当第一班列车轰隆隆进站的时候,巷子就醒了。卖豆浆的老陈总是第一个支起摊子,那股子豆香味儿混着蒸笼冒出的白汽,能把刚下夜班的人勾得走不动道。“还是老样子?”他一边舀豆浆,一边跟熟客搭话,压根不用抬头看人脸,光听脚步声就认得出谁是谁。隔壁修鞋的刘师傅也早早开了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像在给这条巷子报时。有个赶早车的年轻人慌慌张张跑来,鞋跟掉了半截,刘师傅不紧不慢地戴上老花镜:“十分钟,误不了你的车。”那语气稳得,让人心里立刻踏实了。

巷子口那个锈迹斑斑的邮筒,如今很少人用了,可每天下午总能看到老王头在那儿转悠。他说他女儿在外地,就爱收手写的信,“微信上那些字啊,冷冰冰的”。他说这话时,手里捏着刚买的信纸,眼神望着巷子尽头那棵老槐树。树影婆娑,像在轻轻点头。

巷子里的黄昏时光

到了傍晚,巷子就换了副面孔。下班的人流像潮水般涌过,自行车铃铛响成一片。卖卤味的小推车准时出现在老位置,老板娘麻利地切着猪头肉,那香味能飘出半条街去。常有个穿制服的车站职员,每天雷打不动地来买半只烤鸭,他说这是他们家晚饭桌上最受欢迎的菜。

巷子深处有家开了二十年的杂货铺,老板娘记性特别好。上次我去买电池,她顺口就说:“你上回买的是五号的,这次要七号的对吧?”那种被记住的感觉,在现在这个扫码付款连脸都不用看的时代,显得特别珍贵。她的店就像这条巷子的心脏,什么针头线脑的琐碎需求,在这儿都能找到着落。

夜深了,火车站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响起的汽笛声划破夜空。巷子里的路灯昏黄黄的,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清洁工老周开始他一天最后的打扫,竹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沙沙的,像在给这条巷子唱摇篮曲。他说他在这扫了十五年,看着多少人来人往,“这巷子啊,比车站里头有意思多了,起码这里的故事都是真的”。

其实想想,这条普兰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就像火车旅行中的一个逗号。人们匆匆赶路,急着奔赴下一个目的地,却往往忽略了这些停顿处的风景。而那些最真实的生活,恰恰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角落里,静静地等着懂它的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