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学生品茶工作室,学生茶艺工作室常州品茶

发布时间:2025-11-04 07:50:53 来源:原创内容

常州学生品茶工作室的闲适午后

推开那扇嵌着玻璃的木门,茶香就顺着门缝溜了出来。这家藏在大学城角落的常州学生品茶工作室,总能在下午叁点左右迎来一天里最热闹的时光。几个穿着校服的年轻人围坐在原木茶桌旁,有人正小心地提着陶壶往品茗杯里注水,水声潺潺像是山间小溪。靠窗的短发女生突然笑起来:“原来凤凰单丛要这样闻香啊!”她手中的闻香杯还冒着热气,旁边的同学凑过去好奇地张望。

这样的场景在这间学生茶艺工作室几乎天天上演。店主是位退休的茶艺老师,总爱系着靛蓝围裙在茶架间慢慢整理茶具。“孩子们刚开始连茶则都不会拿,”她擦拭着青瓷茶海,眼角漾开细纹,“现在都能教新同学辨认真假龙井了。”架上摆着学生们自制的茶标本,武夷岩茶旁边贴着歪歪扭扭的便签:“有岩石味,回甘特别”。

最近来的小李让我印象深刻。这个总背着画板的男生第一次来时,盯着茶桌上那抹茶沫发呆:“这和我的水彩颜料好像。”后来他报名参加了茶席设计课,把二十四节气画进了茶具搭配里。霜降那天,他用了枫叶纹路的盖碗,配上手工烧制的柿色公道杯,茶席瞬间变成了秋天的童话。现在他常笑着说:“原来茶汤也会作画。”

周末的茶会总是特别有意思。上个月他们玩起了“盲品挑战”,十几个年轻人蒙着眼尝各种茶汤。有个穿格纹衬衫的男生连续猜错叁次后,挠着头嘟囔:“这怎么可能不是普洱?”引得满屋子笑声快要掀翻屋顶。后来大家发现,原来他拿到的老白茶饼是同学特意用普洱茶盒装的“陷阱”。这样的恶作剧在这间常州学生品茶工作室里,反而成了认识茶性的独特方式。

暮色渐浓时,茶室会亮起暖黄的灯笼。有个大二的女生总爱坐在角落里温书,手边永远放着她的白瓷盖碗。她说这是跟奶奶学的习惯,只不过把老家的搪瓷缸换成了现在的茶具。有次她泡的安溪铁观音香得太霸道,让路过的同学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后来这里慢慢成了“深夜自习室”,只是多了此起彼伏的注水声和偶尔飘来的茶点甜香。

茶柜最里层收着本牛皮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很多有趣的事。叁月有人写道:“今天终于学会控制水温,龙井没泡出涩味”;五月另一行字迹工整:“原来茶凉了真的会变苦,像极了赶论文的夜晚”。翻到最近一页,画着两个歪歪扭绊的茶杯,旁边标注:“和室友在这里喝了今年第一泡新茶,她终于分清了清香型和浓香型铁观音”。这些生活片段,让这间学生茶艺工作室渐渐成了比图书馆更让人放松的地方。

窗外飘起细雨时,茶室里的笑语反而更密了。有个男生正在教新生玩“关公巡城”,手里的紫砂壶划出流畅的弧线。水滴溅到茶盘上响起清脆的声音,和窗外的雨声奇妙地重合。那边几个女生围着的茶笼升起袅袅白雾,混着野蜂蜜的甜香在空气里打转。不知道是谁的手机突然播放轻快的吉他曲,没有人阻止,任由旋律融进这个充满茶香的傍晚。

墙上的日历又翻过一页,明天这里要办“宋代点茶体验课”。几个提前来布置场地的学生正争执着该用哪幅挂画,最后还是店主取出收藏的建阳兔毫盏才平息了讨论。炭炉上的水将沸未沸,发出细碎的响动,像在预告着另一段即将开始的茶故事。而门外廊下,雨珠正顺着瓦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晕开深色的水痕。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