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品茶教室工作坊,凤城茶艺研习课堂
推开凤城品茶教室工作坊那扇古朴的木门,一股清雅的茶香便扑面而来。这里没有严肃的课堂氛围,倒像是走进了一位爱茶老友的客厅。长桌上摆放着各式茶具,从质朴的紫砂到清透的白瓷,每一件都仿佛在静静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很多人觉得茶道高深莫测,其实啊,它就是一杯水与一片叶子的相遇。”主讲人李老师边说边温烫着茶杯,动作不疾不徐,“我们办这个凤城茶艺研习课堂,就是想让大家发现,好喝的茶不一定昂贵,泡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从一片树叶开始的故事
记得我第一次参加活动时,完全是个门外汉。李老师并没有急着讲解技巧,而是让我们先观察干茶——那些蜷曲的叶片,在掌心轻轻转动时,竟散发出如此丰富的香气。有的带着花果甜香,有的则有淡淡的焙火气息。
“看,这片叶子在水中慢慢舒展的样子,多像在跳舞。”旁边一位大姐轻声感叹。确实,当热水注入盖碗,原本紧卷的茶叶缓缓打开,恢复了它们在枝头时的模样。这个奇妙的过程,总让我看得入迷。
在凤城品茶教室工作坊,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李老师常说:“你的舌头不会骗你,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最重要。”这种包容的态度,让每个人都敢放心提问,大胆尝试。
茶香里的人和事
来来往往的学员中,有想找个安静角落的上班族,有对传统文化好奇的年轻人,还有想学点茶艺招待朋友的退休阿姨。茶桌上,大家自然而然地聊起来,从茶叶的产地,到各自的生活趣事。
上个月,一位年轻的程序员带来了他收藏的普洱茶饼。我们围坐在一起,比较着不同年份的口感变化。他说,在这里泡茶时缓慢而有节奏的动作,帮他缓解了写代码时的焦虑。而那位退休的刘阿姨,现在每逢周末都会叫上老姐妹来家里喝茶,还学会了根据每个人的口味推荐不同的茶。
在凤城茶艺研习课堂,我慢慢明白了,泡茶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当你为他人斟上一杯茶,那份关怀和善意,已经超越了茶汤本身。
如今,我已经能分辨出不同水温对茶汤的影响,也找到了自己最爱的那个山场的乌龙茶。但每次走进这个空间,依然会有新的发现——也许是某款小众白茶带来的惊喜,也许是和不同的人喝茶时听到的有趣见解。
窗外的梧桐叶黄了又绿,茶室里的故事还在继续。如果你哪天路过,不妨进来坐坐,用一盏茶的时间,感受这份属于寻常生活的诗意。毕竟,最好的茶,永远是你此刻正在品饮的这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