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附近站街小巷位置

发布时间:2025-11-03 03:09:03 来源:原创内容

老街拐角的烟火气

前两天有朋友来洪湖玩,晚上吃完饭非拉着我打听:"听说你们这儿有些老巷子特别有生活气息,就那种...洪湖哪有站大街的小巷子?想拍点人文照片。"我当时就笑了,这问法听着怪别扭的。后来才弄明白,人家是想找那种充满市井味的巷弄,不是真要找什么特殊场所。

要说洪湖的老巷子啊,还真得往老城区钻。新城那边都是柏油马路,楼房整齐得跟复制粘贴似的,反倒少了点味道。我常去的几条巷子都在水产市场后面,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还长着青苔。傍晚时分最热闹,家家户户开始做晚饭,爆炒的香味飘得满街都是。

记得有回我在巷口买卤味,碰见个老太太坐在竹椅上择菜,非要塞给我两根黄瓜。"自家种的,没打药。"她说话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这种人情味,在超市里可体验不到。往深处走,能听见麻将声从虚掩的木门里传出来,还有老收音机咿咿呀呀唱着楚剧。

要说附近站街小巷位置,其实不用刻意找。沿着建设路往西走,看到第一个红绿灯右拐,那片连着七八条巷子都保留着老洪湖的风貌。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搬走了,留下的多是老人。他们还是习惯把衣服晾在竹竿上,用井水洗拖把,坐在门槛上和人聊天。

我最喜欢夏天雨后去那儿。雨水把青石板洗得泛光,空气里有泥土和栀子花混着的味道。偶尔有自行车铃铛叮铃铃响过,车篮里装着刚买的菜。这种光景,让人忽然就慢下来了。

巷子口通常都有些小摊子,补鞋的、修伞的、卖针线的。老师傅们不太吆喝,就安静地做着手里的活计。有次我问修鞋大爷为啥不搬去和儿女住,他头也不抬:"在这巷子里住了六十年,闭着眼睛都能走到家,舍不得。"

其实现在很多游客也爱来这些巷子转悠,举着手机拍那些斑驳的墙面、木雕的窗棂。有个摄影爱好者跟我说,这些老巷子就像城市的皱纹,每道褶皱里都藏着故事。这话说得真在理。

不过话说回来,老巷子也在慢慢变化。有些人家装上了空调外机,年轻人回来把老房子重新装修了。但好在整体味道没变,早晨还是能听见磨刀匠的吆喝,收废品的摇铃声。

如果真要在洪湖找这种有味道的巷子,建议傍晚四五点去。那时阳光斜斜地照进巷子,光影特别美。还能遇见放学回家的孩子,背着书包一路小跑,书包上的挂件叮当响。

这些巷子没什么大名气,地图上也不一定标得清楚。但你要是问附近站街小巷位置,老住户都会热心地给你指路。他们说话不紧不慢的,有时还会多聊两句巷子的历史。

现在城市发展快,好多老巷子都拆了。能保留下这些挺不容易的。每次走在里面,都能感受到那种扎实的生活气息。这大概就是洪湖最真实的模样吧,藏在那些弯弯曲曲的巷弄里,静静地散发着温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