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泰兴快餐场所目前缺失
最近和朋友聊天,说起晚上想找个地方随便坐坐,吃点炸鸡喝杯可乐,结果开车在市区转了两圈,硬是没找到合适的快餐店。这事儿还挺让人纳闷的,泰兴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难道大家都回家做饭了?
记得前几年,解放路上还有几家快餐店亮着灯,现在不是改成奶茶店,就是变成了手机专卖。有次路过老汽车站那边,发现以前常去的那个24小时快餐店,卷帘门上贴着"店铺转让"的字条。说真的,现在想找个能聊天打牌的快餐店,还真不容易。
年轻人去哪儿消遣
我家楼下的小王在新区电子厂上班,他说现在下班后,工友们要么直接回宿舍点外卖,要么就得坐车到城南的商场。可商场里的餐厅九点半就关门了,这对夜班工人来说实在不方便。"要是附近有个通宵营业的快餐店就好了",这话他说了不止一次。
其实想想也是,现在满大街都是奶茶店、咖啡馆,可这些地方要么不能久坐,要么消费偏高。对于普通打工族来说,还是快餐店最实在,花个二叁十块就能待上大半天。可惜啊,泰兴快餐场所目前缺失的情况,让这种简单的快乐变得奢侈起来。
上周六晚上,我们几个老同学想找个地方叙旧,最后只能去办迟惫开了个包间。倒不是不喜欢唱歌,就是觉得少了点那种轻松随意的氛围。在快餐店里,可以大声说笑,可以玩纸牌,饿了随时加点小食,那种自在的感觉,是其他场所代替不了的。
有人说现在都流行点外卖了,谁还去店里吃啊。但我觉得吧,外卖解决的是吃饭问题,但解决不了社交需求。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总得有个能碰头的地方。现在的情况是,想约朋友见面,要么去人均消费上百的餐厅,要么就只能压马路了。
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以前文化宫旁边那家快餐店,夏天总是坐满了人。学生们在那儿写作业,打工族在那儿等晚班车,就连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也会先去占个座歇歇脚。现在那个位置变成了一家连锁药店,虽然也挺方便,但总觉得少了点烟火气。
或许这就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吧。商铺租金越来越高,快餐店的利润又薄,老板们自然更愿意转型做其他生意。只是苦了那些需要休闲空间的人,特别是晚上加班的人,想找个亮灯的地方都不容易。
我有个开店的亲戚说,现在做快餐确实难。人工成本涨了,食材价格也涨,但快餐的价钱却不敢涨太多,怕把顾客都吓跑了。再加上外卖平台的抽成,堂食的生意就更难做了。这么一看,泰兴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现状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城市在发展,商业在升级,但普通人的休闲需求反而被忽视了。也许过段时间,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既能满足大家的社交需求,又能让商家赚到钱。到那时,泰兴快餐场所目前缺失的尴尬,或许就能得到缓解了。
昨天晚上路过新区,看到有个小店还在营业,走近一看是家新开的麻辣烫。虽然和传统快餐不太一样,但至少是个能坐下来慢慢吃的地方。里面坐着几个年轻人,边吃边聊,气氛还挺热闹。这让我想起以前在快餐店度过的那些夜晚,虽然简单,却格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