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南雄微信附近的人一次一百元
这几天刷手机的时候,总能看到“南雄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这样的信息在朋友圈飘来飘去。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条消息,我差点把嘴里的茶喷出来——现在连这种事都这么明码标价了吗?
正好有个老同学在南雄工作,我就随口问了句这事。他发来一连串笑哭的表情:“你也看到这个了?我们这儿都快成段子了。”他说最近不少人在讨论“南雄微信附近的人一次一百元”这个梗,其实真相特别简单。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上个月南雄办了场农产物展销会,有个卖蜂蜜的小伙子突发奇想,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里发了条消息:“自家蜂蜜100元一瓶,添加即送蜂巢蜜一次”。结果被截屏转发时,后半句莫名其妙丢了,就变成了“南雄微信附近人100一次”。这误会闹得,小伙子现在见到人都要解释半天。
不过你猜怎么着?因为这个误会,他的蜂蜜生意反而火了。很多人抱着好奇心来加他,听完解释觉得挺有意思,就顺手买瓶蜂蜜尝尝。后来他发现这招挺好用,干脆把微信名改成了“南雄养蜂人-加好友送试吃装”。
我同学说,现在南雄好多做小生意的都学这招。有个卖米粉的老板娘,把招牌改成“添加附近的人送酸豆角”;开理发店的也在个性签名写“新好友首次理发减10元”。大家突然发现,微信这个平时不怎么用的功能,居然能带来这么多客人。
这事让我想起去年在老家县城,表姐开的美甲店也是靠微信群做起来的。刚开始就我们几个亲戚在群里,后来慢慢加进了她的客人,现在都有叁个满员群了。她经常在群里发新品图片,老顾客推荐朋友还能打折。
其实想想,无论是南雄微信附近的人这个梗,还是表姐的微信群,说到底都是把线上的人拉到线下。现在大家整天盯着手机,反而更珍惜那种真实的联系。就像那个卖蜂蜜的小伙子,最后能做成生意,还不是因为他的蜂蜜确实好吃,人家买了第一次还想买第二次。
我那个在南雄的同学最近也琢磨着把他家的腊味店搬上网。他说看到隔壁镇的陶瓷厂,老师傅现在都开直播拉胚了,边做边讲解,观众还能定制图案。以前觉得互联网都是大城市玩的东西,现在小地方用起来也挺溜。
话说回来,这种接地气的营销方式,倒是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广告实在得多。至少你知道自己加的是个实实在在的人,在做着实实在在的生意。就像那句话说的,生意场上最后还是得看真本事。
下次要是再去南雄,我肯定得去找那个卖蜂蜜的小伙子聊聊。不是好奇那100块钱的事,而是想听听他这个误打误撞的故事里,还有什么有趣的细节。说不定啊,每个地方都有这样既无奈又好玩的创业故事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