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陌陌怎么看出是服务的,林芝陌陌如何辨别服务性质
走进林芝陌陌的世界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他忽然问我:“你说在林芝用陌陌,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做服务的啊?”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疑惑,特别是在陌生的城市使用社交软件时。
其实啊,这事儿没那么复杂。首先看资料页,如果信息特别简单,只有几张精修照片,签名却写得很直接,比如“陪你聊天”“认识朋友”这类含糊其辞的话,那就要多留个心眼了。正常用户一般会分享生活片段,或者具体点的兴趣爱好。
我有个朋友分享过他的经历。他在林芝旅游时刷到个账号,刚打招呼对方就主动问“需要什么服务”,还发了价格表。这种情况其实挺少见的,大多数情况会更隐蔽些。比如聊天时总暗示可以见面,但又不说清楚见面做什么;或者对身份、工作这些基本信息避而不谈。
聊天的艺术
说到聊天,正常交友和特殊服务的对话节奏完全不同。普通用户可能断断续续回复,而后者往往特别主动,随时在线,而且总在引导话题往线下见面方向走。聊不了几句就会问“你在哪个酒店”“要不要出来坐坐”。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确实有很多林芝本地的陌陌用户就是单纯想交朋友。我认识个在林芝开民宿的老板,他就在陌陌上认识了不少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还经常组织大家一起逛桃花沟呢。
那么,林芝陌陌如何辨别服务性质呢?关键是多观察。看看对方的动态是不是经常更新,内容是否真实。真实用户会分享林芝的桃花、南迦巴瓦峰的日出,而可疑账号的动态往往千篇一律,甚至明显是网图。
还有个小技巧,可以看看共同好友和留言互动。正常用户的社交圈会有重迭,朋友间会有真实对话。如果完全零互动,那就要多个心眼了。
记得有次我在巴尔松庄园参加活动,遇到个陌陌上认识的当地朋友。他说其实他们本地人也能感觉到哪些账号不太对劲,“就像你们游客能分辨出哪些是托儿一样,我们看这些也挺准的”。
现在想想,无论在哪个城市用社交软件,道理都差不多。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别贪小便宜,也别轻信那些太好听的话。真实的交友需要时间沉淀,哪有刚认识就特别热情的?
有时候啊,与其花心思琢磨这些,不如打开位置看看附近的活动。林芝经常有徒步、摄影聚会,这些线下活动认识的朋友反而更真实可靠。上次我就通过陌陌的活动功能,参加了巴松措的徒步,认识了一群有趣的人。
说到底,软件只是工具,关键看怎么用。保持清醒的头脑,相信自己的直觉,通常都不会出错。如果你感觉哪里不对劲,那大概率真的有问题。
在林芝这么美的地方,其实更应该放下手机,多看看眼前的风景。叁月的桃花,秋天的彩林,哪一样不比刷手机有意思呢?真诚的交友,从来都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