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江门150元扫码联系小妹
最近在江门本地的一些网络角落里,总能看到“江门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这样的信息。说实在的,第一次刷到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啥情况啊?现在连这种服务都这么直接了吗,直接用二维码来联系?
好奇心谁能没有呢。我就试着去扫了其中一个码,结果跳转到一个看着挺普通的蚕蚕资料页。头像是个模糊的女孩照片,昵称也起得挺随意。我刚打了个招呼,对面倒是回得飞快,直接问是不是需要“放松服务”,还特别强调了就在江门本地,150块一次。
这价钱听着是挺便宜,但心里反而更打鼓了。这靠谱吗?别是骗人的吧。我琢磨着,现在骗术五花八门,这种“江门150元扫码联系小妹”的套路,背后指不定藏着什么猫腻。可能是骗你交了钱就拉黑,人也找不到;更吓人的是,万一是个陷阱,人到了地方,等着你的不是小妹,而是几个大汉,那可就麻烦大了。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寻思着,这种通过“江门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的方式,本质上就是把过去的街头小广告给数字化了。以前是贴电线杆,现在升级了,弄个二维码,藏在各种本地社群的网络角落里,感觉更隐蔽,传播起来也更快。但风险一点没少,反而因为见不到真人,不确定性更大了。
我跟一个在本地开便利店的朋友聊起这个,他摆摆手说,可别信这些。“好些人来我这儿买东西时抱怨过,说扫了码,钱转过去,人就没影了。还有更惨的,到了约定地方,等半天没人,反而被偷了东西。”他说这种“扫码联系”的方式,对那些人来说成本太低,换个号又能继续骗。
这么一想,确实是啊。咱们普通人看到“江门150元扫码联系小妹”这种信息,图个新鲜,或者真有那想法,很容易就被低价吸引。但天上哪会掉馅饼呢,这种好事大概率轮不到咱。安全和健康才是第一位的,为了省那么点钱,惹上一身麻烦,太不值当了。
说到底,这种藏在网络阴影里的交易,就像颗定时炸弹。咱们还是得擦亮眼睛,守住自己的钱包和安全。那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管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不看、不扫、不信,才是最稳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