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火车站小巷子,迁安车站旁小胡同
提起迁安火车站小巷子,很多老迁安人都会露出会心一笑。那条紧挨着迁安车站旁小胡同,藏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巷口那家开了二十多年的烧饼铺,天不亮就飘出香味。老师傅的手像是装了发条,揉面、贴炉、取出,动作一气呵成。刚出炉的烧饼烫手,芝麻香混着面香,很多赶早班车的人会顺手买两个,边走边吃。隔壁理发店的王师傅常说,他光是闻着这味道,就能判断出当天会不会下雨——面发得好不好,跟天气关系大着呢。
往里走几步,有个修鞋摊子。李大爷在这儿干了十几年,手里磨出了厚茧子,却能给皮鞋换底换得不着痕迹。他总说火车站人来人往,鞋子不舒服,路都走不顺。有人急着赶火车,鞋跟突然坏了,他叁五分钟就能搞定,还不忘叮嘱:“慢点儿走,这回粘得牢。”
巷子里的烟火气
傍晚是巷子最热闹的时候。下班的人匆匆穿过,买菜的大妈在菜摊前挑挑拣拣,放学的小孩追跑打闹。巷子中段有家小商店,老板娘记性特别好,谁家爱买什么牌子的酱油,谁平时这个点该来买烟了,她都清楚。有时顾客缺个一块两块的,她摆摆手说下次再说,这一下次可能就是好几天。
其实这条迁安火车站小巷子并不长,从头走到尾也就十来分钟。但对住在附近的人来说,它不只是条通道。夏天的晚上,邻居们会搬出小马扎坐在巷子口乘凉,摇着蒲扇聊聊家常。冬天的早晨,各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会把青石板路照得发亮。
前两年听说要改造,不少老街坊都挺担心。好在后来方案改了,保留了这条巷子原来的样子。只是墙面重新粉刷过,地面铺得更平整了些。烧饼铺的李师傅说,这样挺好,“老味道留住了,走着也更舒坦”。
现在偶尔回去,还能看见熟悉的场景。菜摊前讨价还价的声音,烧饼铺前排起的小队,理发店里传出的家常话。这些细碎的日常,组成了这条巷子的生命力。它不像大马路那样宽阔气派,却让每个经过的人感到踏实。
有时候想,城市变得再快,总需要这样一些地方——能让匆忙的旅人歇个脚,让老街坊保持几十年的交情,让孩子记住家乡最初的模样。迁安车站旁小胡同就是这样,它静静地待在那里,像本翻旧了的书,页角都磨圆了,里面的故事却永远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