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4小时588元不限次数,昆明四小时588元畅游不限次
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时
前几天刷朋友圈,看到有人晒图说在昆明玩了个新项目——四小时五百八十八块,想玩什么玩什么,想玩几次玩几次。说实话,刚看到这条消息,我心里直犯嘀咕:现在景区门票都这么贵了吗?还是说这是什么新型旅游套路?正好这周末要去昆明出差,抱着“我倒要看看怎么回事”的心态,提前叁天就预约了这个服务。
周四早上九点整,我按导航到了集合点。接待的是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笑起来露出两排白牙:“您就是预约了四小时畅游的客人吧?咱们这就出发!”他利落地帮我系好安全带,顺手递来一瓶矿泉水。车子是七座商务车,坐着挺舒服,关键是就我一位游客,这服务开场倒是让人心里踏实了几分。
原来钱是这么花的
车子启动后,司机兼导游小王主动聊起来:“很多客人刚开始都觉得五百八十八块有点贵,但玩下来都说值。”他边说边递给我一张塑封卡片,上面密密麻麻列着二十多个景点和体验项目,“这些都能选,随停随玩,您要是特别喜欢哪个地方,咱们就多待会儿。”
我仔细看着清单,从翠湖喂海鸥到西山坐缆车,从茶文化体验馆的手工制茶到老街的鲜花饼制作,甚至还包括一顿地道的过桥米线午餐。要是单独买票,光缆车和午餐就得两百多,更别说那些体验项目了。这么一算,心里那道坎忽然就迈过去了。
第一站我们去了捞鱼河湿地公园。平时跟团游,这种地方顶多给四十分钟,拍照都得抢位置。但小王把车停好后却说:“这儿最适合慢悠悠逛,咱待一个半小时怎么样?”我在木栈道上不紧不慢地走着,看水鸟从身边掠过,还碰见几个当地人在捞小鱼。这种不赶时间的旅行,突然让我想起小时候春游的轻松劲儿。
那些意料之外的惊喜
从湿地公园出来,小王神秘一笑:“带您去个旅行团绝对不会去的地方。”车子拐进一条小巷,停在一家老字号豆花米线店门前。“这家我从小吃到大,”他边说边熟练地点单,“算我的,不包含在套餐里,但保准您吃完还想再来。”
坐在矮凳上吃着热乎乎的米线,隔壁桌的老昆明人正聊着菜市场的物价。这种瞬间,忽然让人感觉不像游客,反倒像来探亲的。小王看我吃得香,又讲起他带其他客人的趣事:有对老夫妻在民族村学了叁天刺绣不肯走,还有个大学生为了写生,在滇池边坐了整整一下午。
“其实这个昆明四小时588元不限次数最让人满意的,倒不是省了多少钱。”小王擦擦桌子,“是能让客人按照自己的节奏玩。有人爱拍照,有人爱发呆,我们都配合。”
最后两小时,我们去了云南民族村。正好赶上白族的叁道茶表演,我本来只想看十分钟,结果被精彩的歌舞吸引,完整看完了四十分钟的演出。小王一点没催,还在表演结束后带我去后台和演员合影。要按常规旅行团的时间表,这种临时起意的快乐根本不可能实现。
回程时我看着车窗外闪过的银杏树,突然明白这种服务的妙处。它既保留了自由行的随意,又解决了交通和规划的麻烦;既比包车便宜,又比跟团自由。在翠湖边上,我遇见个从上海来的阿姨,她说这是她第叁次来昆明,但第一次有人带她找到那么正宗的菌子火锅店。“比那些大饭店好吃多了!”她说话时眼睛都在发光。
下午一点整,小王准时把我送回集合点。临别时他递给我一包刚买的玫瑰鲜花饼:“带给家人尝尝,我们昆明的味道。”握着那包还温热的饼,我突然有点舍不得这座阳光正好的城市。或许真正的旅行就是这样,不在于去了多少地方,而在于拥有多少让自己心动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