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学生通话叁小时一百元

发布时间:2025-11-03 05:42:40 来源:原创内容

这几天在芒市街头,总能听见街坊邻居在聊一个话题——芒市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这事儿听着挺新鲜,我家楼下小卖部的王阿姨一边嗑瓜子一边说:“现在的小孩可真会算账,一百块能打叁小时电话?我闺女昨天充话费,叁十块钱才聊了不到半小时!”

正好表妹小玲今年读初二,周末来我家写作业时我就随口问了句。她放下书包笑了:“哥,你这消息太落伍啦!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用这个。”她掰着手指给我算:“平常打电话一分钟两毛钱,叁小时得叁十六块钱呢。但那个芒市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其实是包含流量和通话的套餐,还能几个人共用。”

这钱到底花得值不值

小玲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聊天记录,他们班五个人合办了这个套餐,每人每月平均才二十块钱。“放学路上要是遇到难题,我们就能开个语音一起讨论作业。上周数学那道几何题,就是在电话里你一言我一语解出来的。”她眼睛亮晶晶的,“比在学校问老师自在多啦!”

不过这事儿我也留了个心眼。隔壁栋的李叔叔就抱怨过,他儿子上个月悄悄办了这业务,结果晚上十一点还在被窝里嘀嘀咕咕。后来父子俩大吵一架,手机都差点给摔了。“孩子说是讨论学习,可谁知道呢?现在这些套餐,说是便宜,可别耽误了正事。”

说来也是巧,上周在菜市场遇见初中班主任张老师,她推着自行车跟我说起这个现象。“我倒觉得挺能理解现在的孩子,”张老师擦擦额头的汗,“我们那会儿住校,想家了还得排队用公共电话。现在他们用学生通话叁小时一百元这样的服务,既能随时联系家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也很方便。”

不过张老师也提到,关键是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我们班就约法叁章,晚上九点后不能打电话讨论作业,周末可以适当延长。孩子们都挺配合的,上次还有个小组通过电话会议,一起准备历史课的演讲呢。”

昨天路过学校门口,听见两个男生在奶茶店门口算账:“咱俩合办那个学生通话叁小时一百元套餐,下个月你多出五块呗,我妈说我话费用太多了...”另一个男生咬着吸管点头:“行啊,那你帮我带一周早餐。”

听着他们讨价还价,我突然想起我们读书那会儿,要是想和同学多聊会儿,都得掐着表看时间。现在这些孩子啊,倒是把资源整合玩明白了。不过转念一想,这种套餐虽然划算,可别光顾着聊天忘了写作业。毕竟电话那头传来再热闹的声音,作业本上的题还是得自己动手做不是?

今早买菜时又听见几个家长在讨论,有人说这个月孩子话费省了一半,有人却抱怨孩子抱着手机不撒手。看来啊,这学生通话叁小时一百元到底划不划算,还得看各家孩子怎么用。用得好是联络感情、互帮互助,用不好可就成了耽误学习的由头了。

表妹小玲昨天倒是给我发了个语音,说他们小组用那个电话套餐商量着要给班主任准备生日惊喜。“哥,你看这样既不会在班级群里走漏风声,又比发短信说得清楚。”她在电话那头笑嘻嘻的。我想了想,也许这就是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吧,就像我们当年传纸条、写同学录一样,只是换了个更便捷的形式。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