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同城300带吹电话,安康同城叁百呼叫陪伴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分享“安康同城300带吹电话”的服务,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我愣了半天。这年头,连打电话都能变成一种陪伴业务了?
我有个在安康工作的表妹前两天还跟我抱怨,说她下班回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合租的室友整天窝在房间打游戏,父母打电话来除了催婚就是问工资。她说有时候特别想找人随便聊聊天,哪怕只是听听对方呼吸声都好。这话让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电话那头的温度
想想也是,现在大家住在同一个小区可能都不认识,更别说串门聊天了。上次我家里灯泡坏了,还是在业主群里找了个邻居帮忙修的。修完本想留人家喝杯茶,结果人家摆摆手就走了,连名字都没来得及问。
这种“安康同城叁百呼叫陪伴”的服务,倒像是给城市里孤独的人开了扇小窗。虽然明码标价,但至少在你需要的时候,真的能找到人听你说说话。不过我也好奇,这叁百块钱到底能买到什么样的陪伴呢?
有个做心理咨询的朋友告诉我,现在很多人愿意付费找人聊天,不是因为身边没人,而是因为熟人之间说话总要顾忌太多。反倒是和陌生人倾诉,更能放开些。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街角那个总在的老茶馆,茶钱不贵,但往那一坐就能听见各种故事。
现在这种“带吹电话”服务,某种意义上就像是个移动的老茶馆。只不过从前是面对面喝茶,现在是隔着电话线聊天。形式变了,但那种渴望交流的心情还是一样的。
我试着想象了下,要是真的拨通这个电话,会聊些什么呢?可能说说今天上班遇到的事儿,或者吐槽下最近看的电视剧。又或者,就是单纯地想听听电话那头有个活生生的人在回应着自己。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服务终究是权宜之计。真正长久的温暖,还是得靠现实中的交往。就像我们小区最近组织的羽毛球活动,虽然第一次去的时候挺尴尬的,但打了几次球后,还真认识了几个能约饭的朋友。
现在表妹也学乖了,每周固定去参加油画班。她说虽然画得不怎么样,但和画友们边画边聊特别放松。有时候下课了,几个人还会一起去吃宵夜。
城市生活确实容易让人感到孤独,但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更多连接的机会。参加个兴趣小组,或者就是在小区里多遛遛弯,跟邻居打个招呼。这些小事,慢慢积累起来,也许就能让生活变得不太一样。
当然啦,要是偶尔真的特别需要人陪,打个电话找人聊聊天也未尝不可。毕竟每个人都会有那么几个特别难熬的夜晚,需要有个声音陪着自己度过。
只是别忘了,挂掉电话后,生活还在继续。我们终究要学着在现实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