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同城约初中生100元,当地学生邀约百元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3 07:26:23 来源:原创内容

这几天在高平的街头巷尾,总能听见有人在聊百元活动的事。说实话,第一次听到“高平同城约初中生100元”这个说法时,我心里直打鼓——这到底是个什么活动?怎么连隔壁李婶家上初二的儿子都惦记着要参加?

趁着周末有空,我特意去人民广场转了转。果然看到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围在一起讨论,凑近一听,原来是在说那个当地学生邀约百元活动。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正兴奋地比划着:“就在这周末,咱们凑够十个人就能报名!”

百元活动的来龙去脉

我好奇地拉住一个在旁边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这位姓张的姑娘告诉我,这个活动最初是几个大学生发起的。他们发现很多初中生周末要么宅家打游戏,要么在街上瞎晃悠,就想组织些有意思的线下活动。每人收一百块,刚好够租场地、买材料。“我们搞过陶艺体验、篮球赛,上周还办了场迷你科技展。”小张边说边翻开手机相册给我看,照片里孩子们笑得特别开心。

说着说着,正好遇到几个家长来接送孩子。王阿姨的儿子参加了上期的植物种植活动,她笑着说:“这孩子现在天天盯着那盆多肉,写作业都没这么上心过。”旁边另一位爸爸插话:“我闺女以前周末就知道刷短视频,现在倒好,每周都盼着参加新的高平同城约初中生100元活动。”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赞成。在广场边的长椅上,我遇到位退休老教师。他推了推老花镜说:“现在这些新花样,我们那时候想都不敢想。但只要孩子们真能学到东西,倒也不是坏事。”说着他从布兜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相册,指着他当年带学生去野外考察的照片,“你看,我们那时候条件差,但也是想方设法让孩子们长见识。”

转眼到了活动当天,我特意去了现场。是在青少年宫租的场地,二十多个初中生正分组做机器人拼装。有个扎马尾的女孩特别显眼,她带领的小组最先完成了任务。我问她怎么这么厉害,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上次参加编程体验活动学到的,其实可简单了,就是要耐心。”

活动结束时,组织者宣布下周要办传统文化体验。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叽叽喳喳讨论开了。有个调皮男生喊道:“能不能学舞龙啊?”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这一百块花得真值。

往回走的路上,夕阳把街道染成了金色。路过学校的围墙,正好听到放学铃声。叁叁两初的初中生背着书包走出来,有个男孩兴奋地对同伴说:“下周那个当地学生邀约百元活动,咱们一块儿报名吧!”看着他们朝气蓬勃的背影,我不禁想起自己上初中那会儿,要是有这么有意思的活动该多好。

回到家,隔壁传来钢琴声。听说那家的孩子就是在参加活动后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或许这就是活动的意义所在——在孩子们心里种下各种可能的种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