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学生聚集双河叁小时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6 13:33:05 来源:原创内容

这两天双河附近可热闹了,听说有百来个学生在河边呆了整整叁个小时。这事儿挺新鲜的,平时放学后学生们都是各回各家,今天怎么聚了这么一大帮人?

我顺着人流往河岸走,老远就看见绿油油的草地上坐满了穿校服的身影。走近一瞧,这些学生分成了好几个小组,有的在清理岸边的塑料瓶,有的拿着画板写生,还有几个围成一圈在讨论什么。一个扎马尾的女生正弯腰捡起卡在石头缝里的塑料袋,动作特别认真。

动静结合的叁个小时

“我们每周都会来这儿活动,”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告诉我,“今天正好满叁个月。”他指了指旁边的小木屋,“那边是我们存放工具的地方。”

我注意到学生们的工作很有条理。前半个小时大家都在安静地画画,把双河的美景留在画纸上。随后的一个小时,他们分成两队,一队负责清理河道,另一队记录沿岸的植物种类。最后那一个半小时最有意思,大家轮流分享这叁个月的收获。

有个胖乎乎的男生说得特别生动:“最开始我就是来凑热闹的,现在每次路过双河,都会下意识看看岸边有没有垃圾。”他挠挠头笑了,“这条河好像变成了我们共同的朋友。”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突然觉得这叁个小时过得特别充实。这些学生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而是真正在享受这个过程。有个女生展示她的观察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次来看到的鸟类,旁边还画了简笔画。

活动快结束时,负责老师过来看了看成果。她没多说什么,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学生们互相帮忙收拾东西,约着下周再见。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在河岸上交织成一幅特别的画面。

回程的路上,我听见两个学生在聊天。一个说:“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每次来都不觉得已经过了叁小时。”另一个接话:“可能是因为做的事有意义吧。”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

这种每周固定叁小时的活动,慢慢成了学生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像课堂上那么正式,但又比随便玩玩要有意义。有个学生告诉我,他现在经过双河时,总觉得这地方和自己有了特别的联系。

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不禁想,也许这样的活动比坐在教室里听课更让人印象深刻。亲手触摸过河边的泥土,亲眼观察过河水的流动,这种体验会长久地留在记忆里。

河面被晚风吹起细小的波纹,仿佛也在诉说着今天的故事。那些忙碌的身影虽然已经散去,但空气中还留着青春的活力。不知道下周同一时间,这里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