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微信800快餐人到付款,太原快餐微信支付800元起
最近在太原刷手机的时候,总能看到“微信支付800元快餐”这样的信息。说实在的,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我心里咯噔一下——现在吃个快餐都要这个价了?仔细一琢磨才发现,这里说的“快餐”好像不是我想的那个意思。
这事儿得从上周说起。我跟朋友在老军营小吃街撸串,隔壁桌几个年轻人一直在聊什么“微信订餐”。开始以为是外卖,听着听着感觉不对——“半小时上门”“直接微信转”“人到付款”。我这才反应过来,他们说的恐怕是那种“特殊服务”。朋友用胳膊肘碰碰我,压低声音:“现在都这么玩了?直接微信转账,也不怕被坑?”
藏在手机里的生意经
回家后我特意研究了一下。好家伙,在太原某些本地群里,这种“太原微信800快餐人到付款”的广告还真不少。一般都是简单粗暴的几个关键词配张模糊照片,连具体菜单都没有。我试着加了个号,对方秒通过,开口就是“哥需要什么服务?800起,人到付款”。
有意思的是,他们特别强调“人到付款”这个点。想想也是,双方都不认识,先转账怕被骗,先服务怕白干。“人到付款”就成了个折中方案——你人到了,确认过眼神,再掏钱。但这安全吗?万一遇到仙人跳呢?万一货不对板呢?这些问题在我脑子里转了好几圈。
说起来,这种太原快餐微信支付800元起的模式,倒真是把线下那套搬到了线上。以前得偷偷摸摸在酒店塞小卡片,现在倒好,直接微信群发。科技是进步了,可这生意本身的风险一点没少。
我有个跑滴滴的朋友说过,半夜经常在酒店门口接到些打扮时髦的年轻人,上车就催“快点师傅,15分钟内要到长风街”。开始以为赶时间,后来才琢磨过来,这估计就是去赶“人到付款”的场子。他说现在太原几个热门商圈,晚上九十点以后特别多这种“快餐配送”。
其实站在消费者角度想,选择太原微信800快餐人到付款这种模式,无非图个方便隐蔽。但真要试试?我反正不敢。先不说违法不违法,光是微信上那些连营业执照都没有的“商家”,你敢把健康和安全交给他们?
前几天还有个新闻,太原小店区查处了个搞“微信预约”的窝点,抓了五六个人。他们就是在各个群里发“太原快餐微信支付800元起”的广告,实际上连个固定场所都没有,全程靠手机联系。被抓时警察都惊讶,这作案工具也太简单了——就两部手机,一张电话卡。
现在想想,这种生意能存在,说到底是有市场需求。但需求归需求,合法合规才是正道。要是真想找快餐,满大街的肯德基麦当劳不香吗?或者下个美团饿了么,什么好吃的没有?何必冒这个险。
当然啦,我也就随便聊聊这些见闻。具体该怎么选择,还是得大家自己掂量。反正我个人的想法是,涉及钱和人身安全的事,多谨慎都不为过。别看现在“人到付款”好像很稳妥,真出了事,你连找谁维权都不知道。
话说回来,移动支付确实方便了生活,但有些东西不是加上“微信支付”就能变正规的。大家在太原遇到这类“微信800快餐”信息,最好多留个心眼。毕竟这年头,隔着手机屏幕,谁也不知道对面坐着的是李逵还是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