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500块钱叁个小时,南安叁小时五百元服务
南安这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最近总听人提起"南安500块钱叁个小时"的服务,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个啥?那天在菜市场碰上老邻居,她神秘兮兮地扯住我袖子:"我家闺女前两天试了那个南安叁小时五百元服务,效果真不赖。"
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我决定亲自去看看。沿着中山路往南走,拐进一条开着紫藤花的小巷,青瓦白墙的院子门口挂着木牌,上面工工整整写着服务项目。推开虚掩的院门,穿棉麻褂子的老师傅正在修剪盆栽,他抬头笑了笑:"来体验叁小时服务的?"
意想不到的体验内容
屋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老师傅不紧不慢地沏茶。原来这五百块叁个小时,既不是按摩推拿,也不是美容护理,而是教人做传统手工艺。老师傅从里屋搬出个竹编工具箱,里面整齐码放着刻刀、绣针、木胚子。"现在人都图快,可有些东西就得慢工出细活。"他说话时,皱纹里都带着笑意。
我选了个最简单的书签雕刻。本以为随便刻两下就能完事,谁知光是学握刀的姿势就花了二十多分钟。老师傅的手稳得像台钳,可我的手指头都不听使唤。刻坏第叁块木片时,我有点泄气:"这比上班还累人。"老师傅递来新木片:"慢点来,叁个小时够你琢磨出门道。"
说来也怪,当窗外的蝉鸣渐渐模糊,手里的刻刀突然就听话了。木屑在阳光下飞舞,刻出的花纹虽然稚拙,却别有味道。老师傅偶尔点拨两句:"这刀要斜着走""叶脉要顺着纹理"。不知不觉,墙上的老挂钟敲了四下,我才惊觉叁个小时过得这么快。
临走时,老师傅把我刻的书签仔细包好:"带回去,能用上。"摩挲着温润的木书签,忽然觉得这五百块花得值。现在人总是忙着赶路,难得有个地方能让人安心坐下叁个小时,专注做件小事。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在手机响个不停的日常里,简直成了奢侈品。
后来听说巷子深处陆续开了好几家这样的工作室,有教植物染的,有教古法装帧的。大家都管这类服务叫"南安叁小时五百元服务",成了个小众但稳定的产业。上周路过时看见个时髦姑娘在学锔瓷,她笑着说:"这儿的叁小时比逛街有意思多了。"
或许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会某项技能,更是在快节奏生活里找回掌控时间的实感。当完成的作品握在手中,那种满足感远不是购物消费能比拟的。老师傅有句话说得在理:"现在人缺的不是钱,是让心静下来的叁个小时。"
如今我的钱包里还放着那枚木书签,每次看到都会想起那个充满桂花香的下午。也许下个周末该去试试植物染,据说那家工作室的南安500块钱叁个小时课程,能染出特别漂亮的月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