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学生品茶上课,学子课堂品茗体验

发布时间:2025-11-03 06:09:35 来源:原创内容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飘起缕缕茶香。这不是在茶馆,而是在介休某中学的课堂上。孩子们从书包里掏出各式茶具,有青瓷盖碗,有紫砂小壶,老师捧着的保温杯里也不再是咖啡,而是正山小种。

这事儿刚开始可把家长们急坏了。"上课喝茶?那不成了茶馆小伙计?"李大叔当初听说学校要开茶艺课,直接冲到了校长室。可半年后,他反倒成了最积极的拥护者——自从儿子学会了泡茶,那个坐不住的小猴子居然能安静地看书了。

茶香里的变化

说来也怪,就这么一杯茶,还真让教室变了样。以前早读课总有人打瞌睡,现在大家都抢着当值日生——就为了能给同学们泡第一道茶。初叁的小王笑着告诉我:"以前困了喝咖啡,越喝心越慌。现在泡杯龙井,整个人都静下来了。"

最让人惊喜的是,这茶还泡出了意想不到的师生情。班主任张老师的办公桌上,总会突然多出几片学生悄悄放的普洱茶饼。而张老师批改作业累了,也会顺手给围过来的学生斟上一杯。"就这么一杯茶的工夫,孩子们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说了。"

语文老师更是把茶带进了课堂。讲《红楼梦》里的栊翠庵品茶,直接搬来全套茶具现场演示;教古诗词时,伴着茶香朗读,连最调皮的学生都能沉浸其中。孩子们在介休学生品茶上课的过程中,居然把枯燥的课文都读活了。

茶盏中的传承

你可能想不到,这些十几岁的孩子现在聊的不是游戏,而是"你喝没喝过今年的明前龙井"。他们组建了茶艺社,课余时间研究不同水温对茶汤的影响,还用化学课学的知识分析茶叶成分。

学校后面的小茶园成了最受欢迎的实践基地。孩子们亲手采摘、炒制,虽然成品歪歪扭扭,但泡出来的茶却格外香甜——毕竟是自己劳动的成果。这种学子课堂品茗体验,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喝茶,变成了一种生活教育。

看着孩子们娴熟地温杯、投茶、冲泡,我突然想起老人家常说的话:"茶如人生,要慢慢品味。"在这个什么都在追求快的时代,能让孩子们学会慢下来,专心做好一件事,或许比多考几分更重要。

隔壁班的赵老师说得在理:"我们不是要培养茶艺师,而是希望通过这片叶子,让孩子们找到专注的快乐。"确实,当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端起茶杯,吹开浮叶的那一刻,他们学会的不仅仅是泡茶。

期末考试前,教室里茶香格外浓郁。孩子们不再像往年那样焦虑,而是互相分享各自准备的安神茶、提神茶。成绩出来了,这个班的平均分反而比往年高出不少。你说,这是茶的功劳,还是静心的力量?

如今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捧着茶杯的身影。这片来自东方的绿叶,正在用它特有的方式,温润着年轻的心灵。或许有一天,这些孩子会长大离开,但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泡上一杯茶,就能找回在介休教室里那份从容恬静的心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