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广水火车站旁的小巷弄

发布时间:2025-11-03 07:36:59 来源:原创内容

每次从广水火车站出来,我都会特意绕到车站后面那条小巷子转转。说实话,这条巷子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那种随处可见的老街巷,路面坑坑洼洼的,墙皮也斑驳得厉害。可偏偏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弄,总让我想起小时候住过的老街。

巷口那家修鞋摊的王师傅,在这摆了二十多年摊子了。他的工具箱还是那种老式的木头箱子,里面的每把锥子、每卷线都磨得发亮。“现在年轻人鞋子坏了就扔,哪像以前,”他一边给手里的皮鞋上线,一边慢悠悠地说,“修鞋不止是补个洞,是帮人把日子接着过下去。”说完他自己先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了扇子形状。

巷子里的烟火气

再往里走,是李阿姨开的热干面店。店面小得转身都费劲,但每天早上七点准时飘出芝麻酱的香味。她家的面特别筋道,酱料也是祖传的方子。常来的老客都不用开口,李阿姨看见人就知道要下多少面,放不放香菜。“在这做了十几年,看着小孩长成大人,大人变成老人,”她一边麻利地捞面,一边和我闲聊,“有时候觉得我卖的不是面,是大家的记忆。”

巷子中间有棵老槐树,少说也有百八十年了。树下总有几个大爷在下象棋,旁边围着叁两个看客。他们下的不光是棋,更像是某种日常仪式——楚河汉界你来我往,偶尔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转眼又烟消云散。我常想,这条广水火车站旁的小巷弄之所以让人留恋,大概就是因为这些看似寻常却温暖的画面。

下午四五点钟,小巷子最热闹。放学的小孩在巷子里追逐打闹,下班的人拎着菜匆匆走过,各家厨房开始传出炒菜的滋啦声和香味。这时候整条巷子就像活了过来,充满了生活的质感。住在巷尾的张老师说,他在这住了叁十年,舍不得搬走,“新小区干净漂亮,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大概是少了这种推开门就能和人说上话的亲近感吧。”

不过这条小巷子也在悄悄变化。去年巷口开了家奶茶店,蓝色的招牌在一排老店铺中格外显眼。开始老街坊们都不太习惯,觉得破坏了巷子的味道。没想到时间一长,奶茶店的小老板和大家都熟了,偶尔还会帮邻居们收个快递。现在傍晚时分,经常能看到老人家端着茶杯坐在门口,年轻人拿着奶茶靠在墙边,新旧就这样奇妙地共存着。

黄昏时分,我站在巷子深处往回看。夕阳把整条巷子染成金黄色,火车站传来的汽笛声若有若无。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每次出差回来都要先来这转转——在这条广水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里,时间走得特别慢,慢到足以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它就像城市的另一面,不繁华,不现代,却真实得让人心安。

王师傅开始收摊了,把修鞋工具一件件擦干净放回木箱;李阿姨在店里打扫卫生,准备明天的食材;下棋的大爷们还剩最后一局,约定明天再战。这条小巷弄即将迎来又一个平静的夜晚,然后在明天的晨光中再次苏醒。它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守在那里,守着过往,也守着寻常百姓家的每一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