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学生叁小时通话花费八百元
这两天,佳木斯有个初中生的故事在家长群里传开了。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一个初中孩子,偷偷用家长手机打了叁小时电话,话费直接扣了八百块。这孩子妈妈收到话费短信的时候,手都在抖,还以为是被诈骗了。
我邻居张姐就是这位当事家长。她跟我说起这事儿时又气又笑:“那天我正上班,手机突然收到扣费通知,八百块啊!我第一反应是手机中病毒了,赶紧打电话给运营商,结果人家说这钱就是正常通话扣的。”张姐回家一问才知道,她上初二的儿子小磊为了跟几个同学商量班级活动,从下午四点多一直打电话到七点。“你说现在这些孩子,怎么这么能聊呢?”
电话背后的故事
小磊后来也挺委屈的。他跟我说:“我们班要组织文艺汇演,我是负责人。那天刚好要确定节目单,有五个同学在群里一直达不成一致意见。后来有人提议开个微信群语音,可小王说他手机没流量了,我就说那我打电话一个一个联系吧。”结果这一联系就收不住了,小磊先跟础同学聊了四十分钟,又打给叠同学讨论服装问题,接着颁同学对节目顺序有意见,这么一来二去,叁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说实话,这种事现在还真不少见。智能手机普及了,孩子们用起来比大人都熟练,可对话费、流量这些概念却模模糊糊的。小磊就天真地以为:“我爸办理的是每月99元的套餐,应该怎么也用不完吧?”他哪里知道,那种套餐里包含的通话时长其实只有300分钟,超出部分按每分钟几毛钱计算,叁个小时打下来,可不是要这个数嘛。
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表弟也是类似情况,他用流量看视频,一晚上就把家里宽带附带的手机流量用超了,多花了二百多。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网络时代,却没人教他们这些实用知识,真是让人头疼。
张姐后来去营业厅打出了通话详单,那长长的列表看得她直摇头。“这孩子也太实在了,明明可以建个微信群聊,非要一个一个打电话。而且有些事明明几句话就能说清楚,他们能在电话里扯半天闲话。”不过张姐也承认,自己平时确实没跟孩子讲过怎么合理使用手机,总觉得孩子会用就行了。
最后这八百块钱的话费,张姐没有全部让小磊承担,而是让他用压岁钱付了一半,另外一半算是家长买的教训。“这下他可长记性了,现在打电话都先问我在不在奥滨贵滨环境下。”张姐苦笑着说,“这学费交得值,至少让孩子明白了,沟通方式有很多种,要选最合适的那个。”
说到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现在的孩子们确实需要引导。比如有些事情发条文字消息就能说清楚,有些需要语音留言,真要讨论复杂问题,完全可以约个时间大家一起视频聊天。佳木斯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这件事,说到底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大人平时疏忽了这方面的教育。
这件事在小区里传开后,好多家长都开始检查自己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李叔叔说他特意去营业厅给孩子的手机卡加了流量包,王阿姨则规定孩子每周只能用多少分钟的通话。看来这个佳木斯初中生的经历,给很多家长提了个醒。
其实想想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多沟通方式啊,家里固定电话都是紧着用,长话短说。现在条件好了,选择多了,反而要学会合理使用。这件事最让我感慨的是,现在的初中生已经开始承担班级活动的组织工作了,这说明孩子们能力在提高,只是还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技能上多指导他们。
话说回来,那八百块钱虽然让人心疼,但能让孩子早早明白合理消费和选择沟通方式的重要性,也许不是坏事。就像张姐说的:“幸亏现在发现了,要是等他长大了进入社会才犯这种错误,代价可能就不止八百了。”这话说得在理,成长的路上,有些学费该交还是得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