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全区外卖工作室均可安排,全市外卖配送服务全面覆盖
这两天在赣州老城区点外卖,发现了个有意思的变化。以前下班回家想吃蓉江新区的蒸菜,总得反复确认配送范围,现在打开手机随便刷,几乎每家店都亮着"立即送达"的小蓝标。
记得上周叁晚上快八点,临时起意想给加班的同事带些夜宵。原本还担心这么晚又跨区没人接单,结果下单一刻钟后,骑手就提着热乎乎的烧烤站在办公室门口了。同事擦着汗笑说:"现在赣州送外卖比咱们下楼取快递还快!"
从城东到河西的即时美味
这种便利背后藏着不少故事。我家楼下那家汤馆的刘老板聊起这个就眉开眼笑:"以前我们这种小巷子里的店,接单全靠运气。现在好了,上午刚炖的客家米酒炖鸡,中午就能送到南康区的客户手里。"他说话时正往保温袋里放冰袋,准备接个送去赣县区的冰粉订单。
确实啊,现在打开配送地图,从章贡区的网红奶茶到开发区的农家小炒,整个赣州像被织成张美食网络。有次在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露营,朋友突然想喝咖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单,四十分钟后还真收到了带着拉花的拿铁。骑手小哥喘着气笑:"你们真会挑地方,这段盘山路让我电动车电量掉了叁格。"
现在整个赣州全区外卖工作室均可安排配送服务,这种变化让人感触良多。以前总觉得跨区配送要等很久,现在看着骑手穿梭在红旗大道、长征广场这些地标之间,倒觉得这座城市变小了。
有个做餐饮的朋友算过账,接入全市配送网络后,他家汤品店的订单量涨了四成。最远的订单来自叁十公里外的湖边镇,当时他们特意多套了两层保温袋,客人收到后还专门晒图好评。"现在后厨每天要多备五十个料包,"他掰着指头数,"光外卖骑手就要来接七八趟。"
这种便利正在改变很多人的生活习惯。我们小区有位腿脚不便的奶奶,儿女给她买了智能手机后,现在每天用语音下单买菜。有次看她从骑手手里接过还在滴水的活鱼,乐呵呵地说:"这比去菜场还新鲜哩!"
随着全市外卖配送服务全面覆盖的深入推进,现在连文创店、花店都加入了配送大军。上月母亲节那天,看到骑手车筐里塞满鲜花,有束向日葵上别着卡片:"妈,我抢到回赣州的票啦"。这种温暖,大概就是现代生活特别的浪漫吧。
当然也遇到过让人哭笑不得的订单。有回暴雨天,骑手浑身湿透送来塑料袋包着的手机——客人竟然叫了同城快递送充电宝。还有次在黄金广场遛弯,看见骑手和顾客在原地转圈找对方,最后发现两人就隔着一排桂花树。
或许某天清晨,当你推开窗看见骑手带着早餐穿过晨雾;又或是深夜加班时,接到那份冒着热气的炒粉,都会突然觉得——这座城市的温度,正被这些穿梭的身影悄悄传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