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南安火车站后巷名称查询

发布时间:2025-11-03 06:25:03 来源:原创内容

对于那条小巷子的记忆

前两天有位远房亲戚来南安,让我去火车站接他。出站的时候,他忽然指着西头那片老居民区问:"哎,你看那边,南安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来着?我记得二十年前来过一次,那边有家卖葱油饼的特别香。"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阳光正好斜照在那些斑驳的墙面上,把爬山虎的影子拉得很长。

说实话,我被问住了。虽然住在南安这么多年,每次经过火车站都是来去匆匆,还真没留意过那条小巷的具体名字。后来送亲戚回家后,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子里打转——那条每天被无数旅客看见,却很少有人真正走进去的小巷,到底叫什么呢?

说来也巧,周末去火车站帮朋友取票,我特地绕到站后那片区域。沿着围墙走了大概五六分钟,就看见了巷口那块蓝底白字的路牌,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站后巷"。这名字取得真是直白,就是从火车站后面延伸出去的意思。巷口有位大爷坐在小马扎上修自行车,我上前递了根烟,随口聊起来。

"您知道这站后巷有多少年历史了吗?"大爷停下手中的活儿,眯着眼想了想:"打我记事起就在这儿了,少说也有五六十年喽。最早这里就几户人家,后来火车站扩建,搬来的人越来越多。"他指着巷子深处,"看见那棵老槐树没?比我的岁数都大。"

走进巷子,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和站前广场的车水马龙完全不同,这里的生活节奏慢得出奇。晾衣绳横跨在两栋楼之间,挂着的衣服在微风里轻轻晃动。几个老太太坐在树荫下择菜聊天,时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巷子不宽,勉强能容一辆小车通过,两侧的墙面爬满了青苔,墙角堆着几盆绿植,给这片老城区增添了些许生机。

巷子里的烟火气

越往深处走,越能感受到这里独特的生活气息。五金店、理发店、小吃店依次排开,虽然门面不大,但生意都还不错。那家传说中的葱油饼店居然还在,就在巷子中段的位置,门前排着叁五个人。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妇,一个揉面,一个煎饼,配合默契。刚出锅的饼金黄酥脆,葱花和芝麻的香味飘得老远。

"来一个?"老板娘热情地招呼。我点点头,趁机问道:"您在这做了多少年了?""整整二十二年咯。"她手上动作不停,"以前是在站前广场摆摊,后来城管管得严,就搬到这里来了。好多老顾客专门找过来,就为吃这一口。"

等待的工夫,我和排在前面的大姐聊了几句。她说在附近写字楼上班,每周都要来买两次:"别看这巷子不起眼,藏着不少好东西。再往里走有家修鞋的老师傅,手艺特别好;还有家旧书店,能淘到不少绝版书。"

确实,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就像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虽然不在主干道上,却承载着最真实的生活。很多旅客在站前广场来来往往,却不知道仅仅一墙之隔,就有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地方。

后来我在社区公告栏看到,这里确实就叫"站后巷",是官方登记在册的正式名称。不过周边的老街坊都习惯叫它"火车巷",据说是因为最早住在这里的,都是在火车站工作的职工和家属。时间长了,两个名字都有人叫。这种命名方式很有意思,就像北京的"大栅栏"、上海的"弄堂",地名往往记录着这个地方最初的功能和记忆。

站在巷口回望,夕阳把火车站大楼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色。忽然觉得,或许每条看似普通的小巷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需要有心人去发现。就像这个南安火车站后巷名称查询的问题,让我偶然走进了这座城市被忽略的角落,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

那天离开时,我又遇见了修车的大爷。他正在收摊,看见我便笑着说:"怎么样,找到你想找的了吗?"我点点头,咬了口手里热乎乎的葱油饼,酥脆的声音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这个味道,这条巷子,大概会留在记忆里很久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