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凭祥微信附近人500元1小时
最近在凭祥的街头巷尾,总听人提起微信附近人功能,偶尔还能看到些让人心里犯嘀咕的广告。那天路过夜市,电线杆上贴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就写着"凭祥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的字样。我捏着刚买的烤串站在原地愣了会儿,心里头直打鼓——这年头连交朋友都明码标价了?
隔壁开小卖部的李姐倒是见怪不怪,她边整理货架边说:"这有啥稀奇的,现在连买菜都能网上下单,有人想靠这个赚点外快呗。"她压低声音告诉我,上个月还有个打工妹问她知不知道"凭祥微信附近人500元1小时"靠不靠谱,把她给问懵了。
藏在屏幕后的影子
我试着打开微信附近人功能,果然刷到几个头像模糊的账号。有个叫"凭祥小茉莉"的账号,个性签名里直接写着服务内容和价格。点进朋友圈全是网图,连定位都飘忽不定的。说实话,这种来路不明的联系方式,就像雾里看花,谁也不知道屏幕后面藏着什么。
在汽修店打工的小王跟我说起他的经历。有回他好奇加了个人,对方开口就要500块定金,说是怕被放鸽子。"我当时就觉着不对劲,哪有人没见面就先要钱的?"小王摇摇头,"后来那账号再没动静,估计是专门骗定金的。"
这种事儿在凭祥不算新鲜。老街茶馆的老板老周泡着茶说道:"现在年轻人压力大,想找人说说话能理解,但得走正道啊。"他茶壶里的普洱冒着热气,就像那些藏在网络背后的交易,永远让人看不清真面目。
其实仔细想想,要是正经交友,何必把价格标得这么明白?菜市场买菜还要讨价还价呢,交朋友反倒成了快餐消费。我认识的水果摊老板娘说得实在:"真要有那闲钱,不如给爸妈买件新衣裳,至少落个踏实。"
傍晚在友谊关散步时,碰到个蹲在路边发愁的年轻人。他说前阵子通过微信附近人约见面,结果被忽悠着买了叁千多的茶叶礼盒。"现在想想真是昏了头,那茶叶泡出来跟树叶子一个味儿。"他苦笑着踢开脚边的石子,"就当交学费了。"
这些事儿听得多了,倒是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凭祥的日子。那会儿街坊邻居都是搬个小板凳坐在巷口聊天,谁家有什么困难大家互相帮衬。现在倒好,隔着屏幕都能做交易,可人情味儿反倒淡了。
或许我们该想想,当"凭祥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这种广告随处可见的时候,是不是该把手机放一放,去街角的米粉店和老板聊聊天,或者去红木市场看看老师傅雕花。这些实实在在的交流,才最能抚慰人心。
昨晚下暴雨,我看到个浑身湿透的姑娘站在便利店门口发呆。她手机屏幕上正显示着微信附近人的界面,那些花花绿绿的头像在雨夜里格外刺眼。最后她把手机关了,走进店里买了把伞,撑着伞慢慢走进了雨幕中。希望她明白,有些温暖,真的不是能用500块钱买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