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那里有站小巷,资兴站边巷弄在哪
资兴那里有站小巷,资兴站边巷弄在哪?这个问题最近总在脑子里打转。前两天碰见老同学,他提着菜篮子从火车站方向过来,我顺口就问起这个事。
他笑着指了指站前广场东侧:"你说的是那条青石板路吧?就在售票厅往右拐,绕过那棵老槐树就是。"说着还提醒我,"现在好多人都管它叫'站边巷',本地人还是习惯叫'车站小巷'。"
记忆里的车站小巷
说起这条资兴站边巷弄,我倒是想起小时候的事了。那会儿跟着爷爷坐绿皮火车,每次出站他都要牵着我往巷子里钻。巷口王奶奶的糍粑摊子总是冒着热气,五毛钱一个,裹着黄豆粉吃得满嘴香。现在想想,这条小巷就像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把火车站和周边街巷都连通了。
昨天特地又去转了转。巷子确实还在老地方,不过比以前干净整齐多了。青石板路重新铺过,两旁的白墙黑瓦也修缮过。早晨七八点钟最是热闹,卖早点的铺子都开着门,豆浆油条的香味飘得老远。住在附近的居民端着饭盒来打豆腐脑,赶早班车的旅客也会顺路买几个茶叶蛋。
往里走有个修鞋的老师傅,在巷子里摆了叁十多年摊子。他说这些年看着巷子变样,但基本格局没动过。"从前这条资兴站边巷弄可是条近道,去后街菜场比走大路省十分钟呢。"
现在巷子中间那段拓宽了,能过电动车。两旁还添了长椅,经常看见老人坐在那儿晒太阳、下象棋。倒是那棵老槐树还在,枝叶比从前更茂密了,夏天能给半条巷子遮阴。
小巷的新模样
要说这条车站小巷现在最让人惊喜的,要数巷尾新开的那家旧书店。门面不大,但书的种类挺全,特别是对于本地风土人情的旧书。店主是个年轻人,说选在这里就是看中巷子安静,又离车站近,来往的旅客偶尔会进来淘书。
我在书店里还遇见住巷子里的张阿姨,她说现在傍晚时分,常能看到拖着行李箱的游客在巷子里拍照。"青石板配白墙确实好看,我女儿回家也总爱在巷口自拍。"
不过要我说,这条资兴那里有站小巷最可贵的,是它还保留着生活原本的样子。虽然整洁了许多,但没有过分商业化。早上还能听到邻居互相问候的声音,傍晚飘着各家做饭的香味。这种烟火气,在别处还真不太容易找到了。
记得前年车站改造时,有人提议把这条巷子也拆了扩建停车场。后来附近居民联名建议保留,说是这条小巷不单是条路,更是很多人的记忆。最后规划部门采纳了意见,只是做了修缮改造。
现在看这个决定挺明智的。每次走在这条资兴站边巷弄里,都能感受到一种从容的节奏。不像车站里总是行色匆匆,这里的人们慢悠悠的,买菜的、下棋的、聊天的,自成一方天地。
下次你要是来资兴站,不妨也找找这条小巷。从出站口往东走,闻到油炸果子的香味就差不多了。建议早上八九点去,能赶上最热闹的时候,尝尝现炸的糖油果子,坐在老槐树下歇歇脚。这条看似普通的小巷,或许能让你看见资兴城里最真实的生活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