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学生品茶上课,校园茶香伴读时光
任丘学生品茶上课,校园茶香伴读时光
你听说过在课堂上品茶的吗?不是在什么茶艺兴趣班,也不是在大学选修课,而是在任丘一些中学的日常课堂里。这事儿刚传出来的时候,好多人都觉得新鲜,上课就上课,怎么还喝上茶了?可你别说,这股淡淡的茶香飘进教室,还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这事儿得从一位语文老师说起。王老师是个爱茶的人,总觉得现在的孩子课业压力大,心浮气躁的,很难静下心读进一篇文章。有一天上课前,他试着泡了一壶淡淡的绿茶带进了教室。那堂课正好讲陆羽的《茶经》选段,他给每个学生的杯子里都倒上了一小口。“咱们今天不干讲,边喝边感受。”他这么一说,学生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
起初,教室里满是窸窸窣窣的吹气声和小心翼翼的啜饮声。但慢慢地,当温润的茶汤滑过喉咙,一股清香在口中弥漫开时,孩子们竟然真的安静了下来。看着课本上那些古老的文字,再品一品杯中真实的滋味,那种跨越千年的文化连接,好像一下子就变得具体了。有学生后来悄悄说:“那感觉,好像书本里的字都活了过来,带着温度。”
这次小小的尝试,效果出奇地好。于是,这个“任丘学生品茶上课”的做法,就在几个班级里悄悄传开了。当然,不是每节课都这样,通常是在阅读课、自习课或者一些需要沉静思考的文科课堂上。老师们会准备一些口味清淡、不影响睡眠的茶,比如白茶、淡绿茶或者花草茶,用量也严格控制,主要是为了那份意境和体验。
你会发现,当一缕茶香在教室里弥漫开来,整个空间的氛围都变得不一样了。以前课间疯跑打闹的孩子,现在会围在茶壶边,看着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像观察一个奇妙的生命过程。他们会小声讨论:“你看,这片叶子打开了!”“我这个杯子里的香味好像不一样。”那份专注和耐心,是平时很难见到的。
这阵茶香,也飘进了学生们的心里。有个叫李晓的学生,以前是班上有名的“坐不住”,可现在,他成了班里最积极负责的“小小茶博士”,每天负责准备温水和清洁茶具。他说,等待水烧开、看着茶叶沉浮的过程,让他学会了等待。在做数学题遇到难关时,他也会学着深呼吸,像品茶一样,静下心来一步步琢磨,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轻易放弃。这种变化,他的数学老师感受最深。
慢慢地,这校园茶香伴读时光,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课堂形式了。它变成了一段专属于学生们的、安静而丰盈的陪伴。在繁重的课业间隙,这短短的十几二十分钟,成了他们一个心灵的“缓冲带”。手里捧着温暖的杯子,鼻尖萦绕着清雅的香气,眼睛看着书本上的文字,这一刻,学习不再是冷冰冰的任务,而成了一种可以细细品味的体验。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耽误学习?会不会养成享乐的习惯?其实啊,这事儿的关键不在“茶”,而在“品”。品的是一份宁静,一份专注,一份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知力。这种能力,恰恰是当下许多埋头于题海中的孩子们所欠缺的。通过品茶这个小小的仪式,他们正在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内心相处,如何在一杯茶的时间里,找到专注和平静的力量。
所以啊,下次如果你在任丘的校园里,闻到教室里飘出的不只是书香,还混合着一缕清雅的茶香,请不要惊讶。那可能就是一群孩子,正在一堂特别的课上,品味着知识,也品味着他们独一无二的青春时光。这片校园茶香伴读时光,或许会成为他们多年后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温暖而芬芳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