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野鸡最多的街道是哪里,当阳野鸡聚集的街道是何处
今天在菜市场买菜时,听见两个老伯在讨论当阳野鸡最多的街道是哪里。穿蓝布衫的老伯信誓旦旦地说肯定是南正街,旁边戴草帽的大爷却直摆手:"您这消息早过时喽,现在都得往新建的临江路那头找。"
这话倒让我想起上个月亲戚来串门,非要我带他去瞅瞅当阳野鸡聚集的街道是何处。那天我们骑着电瓶车转悠了大半个城区,从老城区的青石巷转到新开发区的梧桐大道。你猜怎么着?在人民公园后面的松林小道,还真让我们遇着叁五成群的山野鸡,毛色油亮得像缎子似的,见到人也不慌,慢悠悠踱着方步。
老街巷里的意外发现
后来有回清晨赶早班车,在建设路拐角早点摊前,竟看见两只羽冠鲜亮的野鸡带着七八只小鸡雏在扒拉草丛。卖豆浆的大婶见我看得入神,笑着掀开蒸笼:"这儿天天见的,有时候它们还来啄我撒的玉米粒呢。"白茫茫的蒸汽裹着豆香飘过来,那群野鸡在晨光里抖了抖羽毛,突然觉得这座小城怪鲜活的。
不过我邻居张叔倒有不同见解。这位退了休的林业站老职工常在阳台上摆弄他的山雀笼子,有次浇花时跟我说:"要说当阳野鸡最多的街道是哪里,还得看叁个条件——得有老树林子,附近不能太吵,还得有活水沟渠。"他掰着手指头数,"像文化馆后墙那条断头路,去年改建时留了片野竹林,今年开春就来了两窝。"
确实啊,现在城里人看见野鸡都快成家常便饭了。上周叁我送孩子上学,在实验小学围墙外那片灌木丛里,突然扑棱棱飞出来六七只,彩色的长尾巴在朝阳里划出道弧线,孩子们都顾不上早读铃了,趴在栏杆上看得眼睛发直。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这些本该在山野里生活的生灵,如今倒是在我们当阳的街巷里安了家。或许正如我那位在环保局工作的表妹说的,这些年河道整治见了效,街心花园也越建越多,连带着这些小生灵的胆子也渐渐大起来了。不过她特意叮嘱我,要是真遇着野鸡带崽的情况,可别凑太近拍照,它们护起崽来凶得很哩。
昨儿傍晚散步时,我又特意绕到老武装部旁边的背街。你猜怎么着?石板缝里还真瞧见几根闪着虹光的羽毛,墙角那丛狗尾巴草被压出个圆圆的窝印。虽说没见着正主,但这痕迹倒让我想起早餐店老板说的趣事——有回大清早,他店门刚开,竟有只雄野鸡大摇大摆走到店门口,歪着头瞅蒸笼上的画像,仿佛在琢磨那只画出来的烧鸡和它有什么亲戚关系。
这么看来啊,要真有人问起当阳野鸡聚集的街道是何处,我倒觉得不必太纠结具体位置。随着这些年生态环境好转,这些长尾巴的邻居早就把整座城市当成了自家后院。或许某个清晨,当你推开窗时,就会在沾着露水的香樟树下,与这些披着霞光的原住民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