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河间火车站旁的小巷道
河间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
每次走出河间火车站,目光总会被对面那条小巷子勾过去。你说它普通吧,确实就是条再寻常不过的巷子,可偏偏有种说不清的魔力。青石板路面被磨得发亮,墙角爬着些叫不上名字的藤蔓,几户人家的窗台上还摆着快要开败的月季。
巷口修自行车的老张在这儿摆了十几年摊。有回我问他,天天守着这条巷子不腻吗?他手里扳钳没停,头也不抬地说:"这巷子啊,早上是蒸包子味儿,晌午飘着炒菜香,傍晚孩子们放学跑过,晚上还有下班的人提着菜往家赶。你说这不就是日子吗?"这话让我愣了半天。是啊,火车站里人来人往都是过客,可对面这条巷子,装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往深处走,能看见老式理发店的转灯还在转。老师傅姓李,今年该有七十了,用的还是那种要手动调节的理发椅。他说这条河间火车站旁的小巷道变化不大,就是来往的人少了些。"现在年轻人都去商场里剪头啦。"他边说边给客人围上围布,动作慢悠悠的,像在完成什么仪式。
巷子中段有家旧书店,门面窄得每次只能进一个人。老板娘总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整理旧书,见到熟人就抬头笑笑。店里的书堆得快要碰到天花板,空气里有股纸张特有的霉味,却意外地好闻。她说这些书都是从附近人家收来的,"这条河间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藏着好些读书人呢"。
黄昏时分,巷子突然热闹起来。下班的人推着电动车小心避让,放学的小孩在巷子里追逐打闹,家家户户开始亮起灯。炒菜声、电视声、说笑声混在一起,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站在巷子里,能听见火车站的广播声,但更真切的是眼前这些鲜活的日常。
夜幕降临后,巷子又安静下来。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把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有晚归的人走过,脚步声在巷子里回荡。这时候的河间火车站旁的小巷道,像褪去了白天的喧嚣,露出它最本真的模样。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每次都要多看这条巷子几眼。或许是因为,在匆匆忙忙的旅途里,它提醒着我们:生活不在远方,就在这些看似平常的角落里静静流淌着。就像巷口老张说的,日子不就是由这些细碎的时刻组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