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微信附近人400元3小时靠谱吗,附近微信400元叁小时可信吗
最近在永康本地的聊天群里,经常看到有人在问:微信附近的人里那些标着400元3小时的服务,到底靠不靠谱?说真的,我第一次刷到这种广告时,手机差点没拿稳。
那天晚上加班到十点多,顺手点开微信附近的人,密密麻麻的头像里突然蹦出个广告——“永康同城陪伴,3小时400,安全可靠”。我心里咯噔一下,现在连这种服务都明码标价搞促销了?
第一次试探的经历
出于好奇,我换了个月亮头像去试探。对方秒回了个定位,就在五金城旁边的连锁酒店。但说要先付50块定金,剩下的见面给。我找了个理由说要接孩子放学,赶紧溜了。这年头,连买菜都要挑挑拣拣,哪敢随便给陌生人转定金啊。
后来在汽配城吃宵夜时,和开维修店的老张聊起这事。他筷子一放就笑了:“你也被那些广告骗过?我表弟上个月就被坑了200,到了地方根本没人,发消息才发现被拉黑了。”说着还把聊天记录翻给我看,那个微信头像是个网红美女,朋友圈却都是网图。
其实冷静想想就明白,正规服务怎么会用这种方式招揽生意?就像路边“重金求子”的小广告,二十年前就有的老套路了。现在披上微信的外衣,反而让有些人觉得新鲜。
藏在价格背后的陷阱
400块3小时这个定价挺有意思。说贵吧,比碍罢痴陪唱便宜;说便宜吧,又够买张去杭州的动车票。这种不上不下的价格,正好卡在让人半信半疑的区间。我认识个做餐饮的老板说过,定价是门学问,太高没人问,太低显得假。
城南出租房的李姐有次拉着我说,她闺女在相亲网站遇到个男的,见面就要收“诚意金”,套路和这个一模一样。现在这些骗术都学会跨界抄袭了,看来骗子也在“转型升级”呢。
有回打车和司机闲聊,他说常在娱乐场所接到这样的乘客:上车时兴高采烈,下车时骂骂咧咧。多半是遇到假照片或者临时加价的,这都快成行业潜规则了。
其实永康这么小的地方,真要是有靠谱的服务,早就在老师母们的闲聊里传开了。现在连我们小区保安都知道,看到形迹可疑的访客要多问两句。
前几天路过派出所,正好看到民警在贴防骗海报。有个案例特别显眼:某男子通过社交软件约见网友,结果被威胁要曝光聊天记录,最后硬是被讹了八千块。所以说啊,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很容易掉陷阱。
现在我再看到这类广告,连点开的兴趣都没有了。有这时间不如去江滨路跑两圈,既锻炼身体又不用担心被骗。毕竟在永康这样熟人社会里,真正靠谱的事,永远都是在阳光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