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泄火的小巷子,醴陵老街烟火巷弄
醴陵这座小城,总有些角落藏着说不尽的故事。那天傍晚,我无意间拐进了那条被称为“泄火”的小巷子。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的木门虚掩着,隐约飘出醴陵炒粉的香气。
巷口卖糖油粑粑的大婶见我张望,笑着搭话:“这条巷子啊,老醴陵人都爱来。”她指着斑驳的墙面上那些模糊的涂鸦,“早些年大家心里有火气,都爱来这儿走一走。巷子窄,走两步就得侧身让人,这么一来二去的,火气也就让没了。”
老街巷里的人间烟火
越往深处走,越能感受到醴陵老街独特的生命力。烧窑师傅老周正在自家门前收拾瓷坯,见我好奇,便捧起一个未烧制的釉下五彩碗:“你看这青花,得静下心来画。我们醴陵人做瓷器,讲究的就是心静。”他说话时,手上的活计不停,拉坯的转盘吱呀作响,像在哼唱古老的歌谣。
再往前是家开了叁十年的剃头铺子,老师傅边给客人修面边聊天。巷子里的日常就是这样,瓷器叮当声、剃头推子声、邻里打招呼声,交织成最朴实的市井交响曲。
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说过,真正的醴陵泄火的小巷子不在多宽敞,而在那份让人慢下来的劲儿。可不是嘛,在这条巷子里,再急的步子也会不由自主地放慢,再烦躁的心情也会被巷子深处飘来的饭菜香抚平。
夜幕降临,醴陵老街的灯笼次第亮起。巷子尽头那家陶瓷作坊还透着光,年轻的手艺人正在给新烧制的瓷器描金。他说这是祖传的手艺,每道工序都急不得,就像这条巷子教给人们的——生活需要慢火细熬。
穿出巷子时,回头望去,那些温暖的灯光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弄,或许正是这座瓷都最真实的写照。它不言语,却让每个走过的人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