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大理学子茶香课堂日常
清晨的阳光刚洒进教室,几个学生正围着电陶炉忙碌,白瓷壶里飘出袅袅茶香。这不是什么茶艺社活动,而是大理某中学每周叁早晨的常态——伴着普洱茶香开启第一堂课。
穿着校服的林小雨小心地将茶汤分入品茗杯,动作不算专业却格外认真。“最开始觉得特新鲜,现在反而期待这种安静的时刻。”她说着把茶杯推给同桌,对方很自然地接过去闻了闻,“嗯,今天这泡回甘不错”。
茶香里的改变
这门特别的课程已经坚持了两年。起初有家长担心会影响学习,但班主任李老师拿出了一份观察记录:参与茶文化课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提升了5.3分,课堂专注度也有明显改善。“倒不是茶有什么神奇功效,”李老师抿了一口自己杯中的茶,“而是孩子们学会了静下心来”。
靠窗的男生王磊就是很好的例子。以前他上课总坐不住,现在却能安静地完成整套冲泡流程。问他有什么秘诀,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泡茶要等水温合适,投茶要准,出汤要快——其实和学习一样,急了反而做不好。”
这样的课堂氛围确实特别。没有吵闹,没有催促,只有偶尔的交流声和茶具轻碰的脆响。几个学生围坐一桌,共用一套茶具,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互相配合——你负责温杯,我负责出汤,他负责分茶。不小心把茶汤洒了,同伴会默默递来纸巾;泡出了好喝的茶,大家会不约而同地露出笑容。
茶香课堂不仅让大理学生品茶喝茶上课成为常态,更悄悄改变着校园的节奏。课间追逐打闹的少了,相约去茶室泡一壶的多了;抱怨作业难的少了,一起边喝茶边讨论题目的多了。就连老师们开会时,也习惯先泡上一壶茶。
教务处主任透露,下学期打算把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班级。“我们不是要培养茶艺师,而是想通过茶文化让学生找到专注的状态。你看——”他指着教室里正在品茶的同学们,“那种安静投入的神情,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窗外苍山如黛,教室里茶香氤氲。这群大理学子在茶香中学会的,或许比课本上的知识更加珍贵。当别的学校学生在课间刷手机时,他们正围坐在一起,品味着茶的清香,也品味着专注带来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