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学生高价通话3小时
这事儿要不是上了本地新闻,估计很多人都不敢信。就在咱们根河这么个小地方,一个初中生居然花了五百块钱,就为了打叁个小时的电话。你说现在的小孩,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呢?
我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这孩子是不是被骗了?毕竟现在电信诈骗那么多。可仔细一问才知道,这电话是他自己心甘情愿打的,对方还是个同龄人。这下可把家长给气坏了,五百块钱啊,够家里一个月的菜钱了。
这笔账该怎么算
咱们来算算这笔账。五百块叁个小时,平均每小时要一百六十六块多。现在市面上的电话费,就算是长途,一小时也就几块钱。这孩子打的这个电话,比国际长途还贵。你说他图什么呢?
后来我跟学校老师聊了聊,这才慢慢明白了点。原来这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次。平时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嘛,除了嘘寒问暖,也聊不到一块去。这孩子性格又内向,在学校也没什么朋友。
那天他偶然在网上认识了个外地学生,两人特别聊得来。从喜欢的游戏,到学校的趣事,再到心里那些说不出口的烦恼,这一聊就收不住了。电话费是预付的,他一开始也没注意,等打完一看余额,自己也傻眼了。
说实话,听完这个经过,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这孩子花的哪是电话费啊,分明是在买一个能说说话的人。
不只是个例
后来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发现这种事情还真不是个例。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类似的情况,父母忙着挣钱养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们心里有话没人说,就只能往外找。
有个班主任跟我说,他们班上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周末都是在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之间打转。回家之后,不是写作业就是玩手机。看似生活很充实,实际上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
想想我们小时候,虽然物质条件没现在好,但左邻右舍的孩子都能玩到一块去。谁家有点什么事,整个胡同的人都知道了。现在的孩子住在楼房里,隔壁住的是谁可能都不知道。
那个花了五百块打电话的初中生后来跟我说,他其实知道这钱花得不值。但那个时候,他就是特别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说说考试没考好的压力,说说对父母的想念。这些话,他跟爷爷奶奶说不出口,跟同学又不好意思说。
这件事情发生后,学校倒是想了个办法。他们开设了心理咨询室,每周都有专门的老师值班。刚开始没什么学生去,后来慢慢就有人去了。有时候就是去坐坐,聊聊天,说说最近的烦心事。
其实孩子们要的真不多,就是有个人能认真地听他们说话。不是那种敷衍的“嗯嗯啊啊”,而是真正地把他们的话当回事。
现在那个初中生已经上高中了。说起当年那件事,他还有点不好意思。他说那时候太傻了,要是现在,他肯定会去找心理老师聊聊,或者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但那个时候,他就是觉得特别孤独,特别想找个人理解自己。
这件事情让我想了很多。我们总是在关心孩子们的成绩,关心他们吃了什么穿了什么,却很少关心他们心里在想什么。那些看似荒唐的行为背后,可能都藏着一个渴望被理解的心。
也许我们都该停下来想想,在忙着给孩子创造更好物质条件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多留点时间,坐下来好好听他们说说话。毕竟,再贵的电话,也比不上一次用心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