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明光私人订制外送服务
这几天路过城东新开的商业区,总能看到一个挺特别的招牌——明光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说真的,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我心里直犯嘀咕,这会所和外卖搭在一起,到底是个什么路数?直到上周同事聚会点了他们的定制套餐,我才算弄明白这里面藏着不少新鲜门道。
原来这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会所,而是把高端餐饮服务直接送到家门口。那天晚上六点半,两个穿着制服的小哥提着保温箱准时按响门铃。打开箱子那刻我们都惊着了:青花瓷餐具有序摆放,蒜蓉龙虾还冒着热气,连红酒都用冰桶镇着。最绝的是那位戴白手套的师傅现场表演了火焰牛排,蓝色火苗窜起的瞬间,整个客厅都飘着焦香的黄油味。
藏在细节里的讲究
他们家的菜单做得特别有意思,不是简单罗列菜名,而是像杂志似的穿插着食材溯源故事。我翻到常点的黑松露鸡汤那页,上面居然印着云南楚雄的松露采集现场照片。主管小陈有次配送时告诉我,他们每周叁固定飞来的法国生蚝,从打捞到上桌严格控制在36小时内。这种对食材的较真劲儿,倒真让我想起老字号茶庄挑茶叶的架势。
现在很多朋友都习惯了这种明光私人订制外送服务,尤其是需要在家招待重要客人的时候。上周叁楼张总为接待海外客户,直接预订了他们的二十四节气宴。四位厨师带着移动灶具上门,在开放式厨房里现场烹制。我下楼取快递时碰巧看见餐车里的阵仗,装着活鱼的充氧箱、摞成塔形的蒸笼,简直是把餐厅后厨搬进了小区。
其实这种服务最打动人的,反倒是些意想不到的贴心安排。记得有回给老人订寿宴,配送员发现家里没有转盘餐桌,特意回工作室取了电动旋转餐盘。切蛋糕时还变戏法似的拿出套寿桃模具,把普通奶油蛋糕做成了八仙祝寿的造型。老人举着手机拍了二十多分钟视频,直到现在还会念叨“那家穿西装送外卖的孩子”。
随着明光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的口碑传开,现在连公司年终聚餐也兴起了这种模式。行政部小王算过账,同样标准的菜色,比酒店包厢能省下叁成服务费。重点是氛围轻松多了,不用正襟危坐,同事们端着酒杯在茶水间就能聊开。上次财务总监喝高兴了,还跟着配送师傅学了两手雕花手艺,萝卜刻的凤凰愣是摆在办公桌显摆了半个月。
前几天看到他们新推出的时令菜单,突然想起《红楼梦》里薛姨妈吩咐“拣你们奶奶们爱吃的东西做了送来”。这种带着温度的服务传统,倒是在现代外卖模式里焕发出新的生机。或许人们向往的从来不只是美食本身,更是那种被郑重对待的生活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