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东兴足浴为何光说不练
这两天路过东兴足浴店,总看见霓虹灯闪得挺亮堂,门口"开业大酬宾"的横幅挂了小半年。可奇怪的是,每次透过玻璃门往里瞧,按摩椅空荡荡转着,穿着白大褂的技师叁叁两两玩手机。这让我忍不住琢磨:东兴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
街坊老王上个月办了会员卡,现在见到人就摇头。"说好的中药泡脚配专业按摩,结果去了叁回,每次都说老师傅在培训。"他指着店里崭新的足浴桶,"你看那些设备塑料膜都没撕,倒是天天在朋友圈发'祖传手法包治百病'。"
雷声大雨点小的经营现状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情况见得不少。开业时锣鼓喧天,声称引进"泰式古法按摩",结果顾客发现所谓的泰式按摩就是普通捏脚。宣传册上印着二十多个项目,实际能做的就基础泡脚和修脚。有顾客反映,连最基本的生姜泡脚包都经常断货。
我特意在周末晚上去转了转。隔壁理发店排队排到门外,而足浴店前台小姑娘正托着腮帮打哈欠。问她为什么客流量这么少,她欲言又止:"老板说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话音未落就被经理瞪了回去。
这不就回到那个老问题了吗?东兴足浴为何光说不练。装修倒是挺舍得花钱,真皮沙发买的是进口货,投影仪装的是4碍超清。可最关键的服务质量,反而成了最不被重视的环节。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他们店里的价目表改过五六版,最新版把"资深技师"改叫"健康管理师",68元的普通足疗改叫"经络养生项目"。价格从98涨到198,可服务内容还是老叁样:泡、按、掏。
被忽略的核心问题
常来做推拿的刘阿姨说得在理:"我们这些老顾客要的不是花里胡哨的新名堂,就指望师傅手法到位,泡脚水温度合适。"她指着对面那家开了十年的老店,"人家门面旧旧的,可师傅一搭脉就知道你哪里不舒服。"
现在年轻人消费更看重体验。95后小张告诉我,他去过东兴两次就再没去过。"第一次团购被区别对待,第二次预约好的时间到店却说技师在休息。"他翻出手机里的评价,"你看这条'环境五星服务两星'的评论特别贴切。"
这就形成恶性循环了。越没客人,越不愿投入服务;服务越差,客人越少。经理可能觉得营销更重要,每个月搞各种打折活动,微信群发不停。可如果基础服务跟不上,再多的促销都像在沙滩上盖楼。
说到这个,想起他们上个月搞的"充值送体检"活动。送的所谓体检就是在前台量个血压,用的还是药店那种199元的便携仪器。这种小聪明其实顾客都看得明白,反倒坏了口碑。
旁边便利店老板跟我说了个事:有次听到足浴店股东吵架,一个说要继续打广告,另一个说要先培训员工。最后广告派赢了,结果当月营业额又降了叁千。这让我想起老家俗话"只管敲门不管开门"。
其实服务业最朴素的道理就是说到做到。现在信息这么透明,哪个师傅手法好,哪家店用料实在,顾客群里传得比广告快得多。可惜很多经营者还是更愿意把精力放在表面文章上。
昨天看见他们又挂出新横幅:"重金聘请江南推拿传人"。不知这次是确有其事,还是另一个"只吹不做"的新故事。希望他们能明白,顾客的脚比广告词更懂得分辨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