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品茶上课工作室,化州茶艺学习体验中心

发布时间:2025-11-06 03:02:52 来源:原创内容

穿过化州老城区那条熟悉的青石板路,转角处飘来若有若无的茶香,我知道,目的地到了。推开那扇古朴的木门,“化州品茶上课工作室”的牌子旁,新添了“化州茶艺学习体验中心”的标识。店里的小妹抬头看见我,弯起眼睛笑了:“今天来体验点不一样的?我们刚到了不错的单丛。”

从解渴到品味,一门生活功课

记得第一次走进这里,我还分不清铁观音和毛蟹的区别。老板老陈给我泡了杯本地的榕树茶,随口问了句:“你觉得这茶怎么样?”我憋了半天,只说出一句:“解渴。”老陈哈哈一笑,那笑声爽朗得能把屋檐下的风铃都带动起来。

就是从那杯榕树茶开始,我成了这里的常客。化州品茶上课工作室,这里不像课堂,更像老朋友家的客厅。老陈从不照本宣科,他总是一边摆弄着茶具,一边慢悠悠地讲:这是去年冬天的鸭屎香,带着山场的气息;那是老师傅手工揉捻的红茶,你细品,是不是有桂圆的甜香?

说来也怪,在他这里,我学会了用鼻子先“喝”茶,用耳朵听水沸的声音,用手指感受盖碗的温度。那些曾经觉得玄乎的“回甘”“喉韵”,慢慢变成了身体能感知的真实体验。化州茶艺学习体验中心,它教的从来不只是泡茶技巧,更像是在帮我们找回某种迟钝的感官。

茶桌旁的人间烟火

工作室的午后总是特别热闹。退休的张老师常来,她说在这找到了比广场舞更有意思的消遣;开网店的小林是潮汕人,却总跑来研究化州本地的茶文化;还有那个总皱着眉头的程序员,每次来只安静地坐在角落,但叁泡茶下肚,眉头就舒展开了。

老陈有句口头禅:“茶自己会说话。”确实,在这个空间里,不同的茶叶仿佛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泼张扬,两叁泡就把你征服;有的内敛深沉,需要耐心等到五六泡才肯展现真容。就像坐在你对面的人,初识或许拘谨,几巡茶过后,故事便随着茶香流淌出来。

上周带来一位北方朋友,他好奇地问:“你们广东人干嘛天天泡在茶里?”我没急着回答,先给他斟了杯陈年普洱。看着他从最初的疑惑,到细品后的恍然,我突然明白了——有些体验,真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在这个化州茶艺学习体验中心,每个人似乎都在寻找着什么。也许不是多么高深的茶道,只是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一个能让时间慢下来的角落。手机静音放在一旁,专注地看着热水注入盖碗,蒸汽携着茶香袅袅升起,那一刻,心里特别踏实。

窗外又飘起细雨,老陈换了一泡新的茶叶。茶汤在白瓷杯中泛着琥珀色的光,我端起杯子,暖意从指尖传到心里。这条老街,这间工作室,这群因茶相聚的人,共同构成了化州城里一个独特的坐标——它不张扬,却总在那里,用最中国的方式,安顿着一个个需要片刻安宁的灵魂。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