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大学生随叫随到手机号,龙井学子随时联系号码
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龙井大学生随叫随到手机号”这个信息,说实话第一次听到时我也挺纳闷。现在的大学生都这么拼了吗?
上周叁晚上十点多,我家水管突然漏水,维修师傅说要明早才能来。急得团团转时,邻居陈阿姨晃着手机说:“试试这个龙井学子随时联系号码?我家上次空调坏了就是找他们解决的。”
意想不到的深夜救援
将信将疑拨通电话,对面是个嗓音清亮的男生:“学姐别急,我们土木系的同学正好在附近勤工俭学。” 十五分钟后,三个穿着印有校徽卫衣的男生带着工具包出现了。带头的男生检查后说:“是垫圈老化,我们帮您换个新的就行。”他们边修理边解释保养水管的常识,临走时还提醒冬季用水注意事项。
看着他们沾着水渍的球鞋,我突然理解了这个服务的意义。这哪是什么简单的跑腿,分明是给年轻人搭建的实践平台。那个高个子男生腼腆地说:“我们团队里有建筑系的会量房设计,计算机系的能修电脑,还有师范专业的能做家教。”
现在这串龙井大学生随叫随到手机号已经存进了我们小区很多人的通讯录。楼下王奶奶家的孙子功课是他们辅导的,水果店张老板的收银系统也是他们帮忙优化的。有次遇到那个修水管的男生,他正抱着图纸往图书馆跑:“在做毕业设计,顺便接些测量活儿积累经验。”
深秋路灯下,望着他匆匆远去的背影,我想起大学时也曾在便利店通宵兼职。或许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闯荡方式,只是现在他们找到了更灵活的互助模式。那些拨通龙井学子随时联系号码的夜晚,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像是在城市里点亮了一盏盏温暖的灯。
昨晚陈阿姨送来她腌的酸菜,说起要给她餐馆装套智能点餐系统。我笑着把手机递过去:“要不还是试试那个号码?”窗外,枫叶正一片片落在人行道上,而某个教室里,那些年轻人大概正对着电脑勾勒新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