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新民站前小巷风貌

发布时间:2025-11-05 10:15:45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下午,我站在新民火车站广场上,看着对面那条熟悉又陌生的小巷。太阳斜斜地照着,把巷口的招牌拉出长长的影子。这条巷子我走过无数回,可今天不知怎么的,突然想好好看看它。

巷口摆着个修鞋摊,老师傅戴着老花镜,手里的锥子一起一落,动作慢悠悠的。旁边小吃店的油烟味飘过来,混着鞋油的味道,说不上好闻,却让人莫名安心。这条新民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啊,就像个老邻居,天天见面,却很少认真打过招呼。

巷子里的烟火人生

往里走,声音就热闹起来了。卖菜大姐的吆喝声、自行车铃声、谁家厨房里传来的炒菜声,混成一片。有个大妈蹲在店门口择豆角,见我路过,抬头笑了笑:“今天豆角嫩着呢。”那语气,就像在跟老熟人说话。

裁缝店里的收音机放着老歌,王师傅边踩缝纫机边跟着哼。我站在门口看了会儿,他头也不抬:“改裤脚还是换拉链?”说完才认出我不是熟客,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条新民站前小巷风貌,就是这样鲜活生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忙碌着,却又彼此照应。

再往里走,有家开了叁十年的理发店。红白蓝的转筒慢悠悠地转着,老师傅拿着推子,手法稳当得很。墙上贴着上世纪明星的发型画报,已经泛黄卷边。坐在椅子上理发的老人眯着眼,像是睡着了。这一刻,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新旧交织的风景

巷子中间有段墙塌了一角,露出里面的青砖。隔壁却新开了家奶茶店,几个年轻人坐在高脚凳上刷手机。老式杂货店的柜台还是木制的,玻璃罐里装着糖果饼干,旁边就是闪着跑马灯的快递驿站。

这种新旧交织的景象,构成了独特的站前小巷风貌。修鞋摊旁停着共享单车,老式窗台上挂着空调外机。你说它落后吧,这里有最新款的奶茶;你说它现代吧,那家剃头铺子还在用着老式刮脸刀。

住二楼的李奶奶在窗台养了好几盆茉莉,白花花地开着,香气能飘出老远。她说在这住了四十年,看着巷子一点点变化。“以前的泥巴路变成水泥地,后来又铺了砖。但街坊还是那些街坊,晚上吃完饭,照样搬个小板凳在门口聊天。”

是啊,这条新民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表面在变,骨子里的东西却没变。傍晚时分,家家窗口亮起灯,油烟机嗡嗡响着,飘出各家的饭菜香。放学的小孩在巷子里追逐打闹,差点撞到送外卖的小哥。小哥灵活地一拐车把,继续往前冲,嘴里还念叨着“要超时了”。

天色渐渐暗了,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暖黄的路灯光从梧桐树叶间洒下,在地上印出斑驳的影子。那家修鞋摊已经收工,小吃店却更热闹了,下班的工人叁叁两两地坐在矮桌前,就着啤酒吃小炒。

我站在巷口回望,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对这条巷子有种特别的感情。它不像新建的商业街那样整齐划一,却有着最真实的生活痕迹。每一个招牌后面,都是一户人家的生计;每一扇亮着的窗户里,都有一个正在上演的故事。

火车站前车来车往,旅客匆匆。而一街之隔的这条小巷,却以自己的节奏慢慢呼吸着。明天,修鞋师傅还会出现在老位置,裁缝店里的收音机还会唱着老歌,茉莉花的香气还会从二楼飘下来。这样的新民站前小巷风貌,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在喧嚣的车站对面,静静守着自己的时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