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附近街巷同价服务
那天路过福泉火车站,听见两个拉行李箱的大叔在巷口嘀嘀咕咕。穿灰夹克的凑近同伴耳边:"就前面那条巷子,200块一次,活儿挺实在。"同伴抻着脖子望了望,蓝色路牌下确实有叁两路人往巷子里钻。
这价钱在火车站周边不算秘密。旁边小超市老板边嗑瓜子边说:"都这价,往东走两个路口的小街也这个数。"他玻璃柜台上贴着"暂存行李5元",倒是比那些服务明码标价。
巷子里的生意经
拐进巷子才看懂门道。七八家小店挂着"快捷按摩"的灯箱,红色窗纱后晃着人影。穿碎花裙的姑娘蹲在门口剥毛豆,见人经过就抬头笑:"大哥歇脚吗?200元全套。"她脚边铝盆里的豆壳堆成了小山。
最里间理发店比较特别。红白转灯不转,玻璃门贴着"洗剪吹30元",但里屋帘子后面总是窸窸窣窣响。老板娘给客人刮胡子时,剃须泡沫还没抹匀呢,顺嘴就溜出句:"里头还有200元服务。"
要说这些200元服务到底做什么?修手机的小伙子说得直白:"就那点事儿呗。前年扫黄前要叁百五,现在卷得都降价了。"他柜台里摆着二十多台旧手机,说这话时正在拆颈笔丑辞苍别屏幕。
街坊们的算盘
住在四楼的老教师倒是看得开:"这些女子交着房租呢。"她家阳台正对巷子,每天看着霓虹灯六点半亮起,"比空着门面强,好歹带动了快餐店生意。"
确实如此。巷口的炒面摊现在营业到凌晨两点,老板熟练地颠着锅:"做完生意的都来吃夜宵,最爱加荷包蛋。"他铁板上的油渍亮晶晶的,像撒了层金粉。
开摩的的张师傅总结得最到位:"这就跟车站厕所收费两元一个理儿,都是赚急钱人的银子。"他摩托车座垫破了皮,露出里面黄海绵,但头盔倒是崭新的。
夜幕落下时,巷子反而活泛起来。200元一次的服务在暖昧灯光里酝酿,而隔壁五金店正在拉卷帘门。老板锁完门总要朝巷子深处瞥两眼,摇摇头,又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