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耍女娃,荆州游女童

发布时间:2025-11-02 12:29:39 来源:原创内容

说起荆州耍女娃,这话题可就有意思了。您可能要问,这"耍女娃"究竟是个什么说法?其实啊,这是咱们当地人的老话,说的是过去在荆州城里,逢年过节时那些逗弄女童的民俗活动。

记得我小时候住在荆州古城墙边上,每到端午前后,总能看见巷子里的婶婶们给自家闺女梳起双丫髻,眉心点上朱砂,换上崭新的红肚兜。小姑娘们手拉着手在青石板路上蹦跳,脚腕上的银铃铛叮当作响。那时候的老人家常说:"咱们荆州的丫头,就得有股子灵动劲儿。"

老城墙下的童谣声

要说最让人怀念的,还是傍晚时分护城河边的景象。夕阳把水面染成金红色,叁五成群的女娃娃们坐在石阶上,晃着小腿唱童谣:"荆州城,四方方,我家有个小姑娘..."那清脆的嗓音顺着晚风飘出老远,连路过的大人们都会放慢脚步。

现在想想,那些看似简单的游戏里,其实藏着不少智慧。比如女孩子们最爱玩的"翻花绳",手指在彩线间穿梭,编出蝴蝶、渔网各种花样。这可不只是玩耍,更是在锻炼姑娘们的手巧和耐心。我姑姑当年就是翻花绳的好手,如今她绣的荆锦,在城里可是数一数二的。

有时候我在想,现在的小丫头们整天抱着平板电脑,怕是再也体会不到我们那时候的乐趣了。上周我在滨江公园看见个小姑娘,她妈妈让她学着跳皮筋,她愣是站着不知所措。哎,这可真是...

不过话说回来,时代总是在变的。前两天路过张居正街,倒看见几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在学打太极,那架势有模有样的。带队的老师傅说,这是要把传统文化传下去。看来荆州游女童的方式虽然在变,但那份传承的心思还在。

要说最让我感触的,是去年在关帝庙前看到的一幕。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正踮着脚给外地游客讲"刘备借荆州"的故事。虽然讲得磕磕巴巴,但那认真的小模样,把大人们都逗乐了。这不正是咱们荆州耍女娃的新模样吗?

现在的荆州古城,每逢周末还是能看到不少父母带着女儿来游玩。只不过玩耍的内容变了,可能是去博物馆拓印楚简,或是学着包粽子。看着那些系着红头绳的小身影在古城墙下奔跑,恍惚间又回到了从前。

其实不管是过去的荆州耍女娃,还是现在的荆州游女童,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玩耍中记住这座城市的味道。就像我奶奶常说的,荆州的女儿家,骨子里都该带着江水的柔韧和城墙的坚毅。

昨天下班路过老南门,看见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正在写生。她们画着巍峨的城门楼,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有个小姑娘转过头来冲我笑,那笑容明亮亮的,让我忽然觉得,这座城市的故事,终究会由她们继续讲下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