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水磨工作室喝茶,黄骅水磨坊品茶时光
推开黄骅水磨工作室那扇旧木门,像是忽然掉进了另一个时空。院子里那盘老石磨静静卧在槐树下,青石板缝里钻出几丛青苔,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穿棉麻褂子的老师傅正往紫砂壶里注水,水流声和檐下风铃响在一块儿,听着特别舒坦。
我原本是跟着手机导航误打误撞进来的。现在人走路都盯着屏幕,差点错过这个藏在巷子深处的老地方。师傅见我站在门口张望,招招手说:"进来喝杯茶吧,今年的碧螺春正鲜灵。"
茶香里的旧时光
老师傅不紧不慢地烫杯温壶,手腕轻轻转动。他说这手法是从他爷爷那辈传下来的,那时候这条街还叫水磨坊巷,家家户户都靠河边的水磨坊过日子。"现在改成工作室啦,但老辈子的东西不能丢。"他捏起一撮茶叶放进盖碗,"你看这茶叶,在热水里慢慢舒展开,多像人找到了舒服的位置。"
茶水入口的瞬间,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度过的夏天。也是这样的午后,外婆摇着蒲扇,我在竹席上打盹,灶台上煨着绿豆汤。那种暖融融的踏实感,竟被这杯茶重新唤醒了。老师傅像是看穿我的心思,笑笑说:"每个来这儿喝茶的人,都能喝出点自己的故事。"
窗外有游客说说笑笑地路过,举着手机拍巷口的仿古牌楼。但工作室里时间好像走得特别慢,只有煮水声咕嘟咕嘟地响着。隔壁桌来了位常客,自己从架子上取了茶叶,熟门熟路地泡起来。他说每周都要来坐坐,倒不纯粹为了喝茶,就是喜欢待在这儿的自在劲儿。
老师傅说起前些年改造老城,差点把这排旧房子都拆了。"后来街道办的人来喝茶,坐着聊了一下午,最后决定把这儿保留下来。"他给我们的杯子续上水,"有些老东西啊,留着留着就变成宝了。"
黄昏时分,茶台前的空茶杯排成了两排。有个小姑娘在石磨边拍照,她妈妈轻声讲着水磨坊从前怎么磨面粉。老师傅拿出本牛皮纸封面的本子让我看,里面是客人留下的只言片语。有人写"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平静",还有人画下院角的栀子花。翻着翻着,我忽然觉得,这哪是留言本,分明是半本城市记忆。
临走时我又回头看了眼,暮色里工作室的灯笼亮起来了,暖黄的光洒在青石板上。今天这趟黄骅水磨工作室喝茶的体验,让我在忙碌生活的间隙里,偷回了一段属于自己的黄骅水磨坊品茶时光。也许明天又要挤地铁赶方案,但至少知道了城里还有这么个地方,能让时间慢下来,等等落在后面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