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品茶自带工作室加惫靠谱吗,拉萨品茶自带工作室微信可靠吗
最近在网上闲逛,总能刷到一些对于拉萨品茶的帖子。特别是那种打着“自带工作室”旗号的,总在角落藏着行小字——“加痴咨询”。说真的,第一次看到“拉萨品茶自带工作室加惫靠谱吗”这种广告,我捧着手机愣了半天。
这话得从头说起。去年有个朋友去拉萨旅行,回来说想找点不一样的体验。不知道他从哪儿加了个微信,对方自称在八廓街附近有品茶工作室,环境雅致,茶叶都是高山珍藏。结果呢?他按导航拐进小巷子里,爬上五楼,发现就是个普通居民楼改造的茶室。茶叶泡出来寡淡不说,结账时价格翻了叁倍。
那些藏在微信背后的门道
现在这种“工作室”好像越来越多了。他们通常没有实体店铺,就是在朋友圈发些模糊的茶叶图片,配上“限量特供”“藏区直采”之类的宣传语。你要是细问具体位置,对方就含糊其辞,非要你先加微信才肯透露。
我特意问过在拉萨开茶馆的藏族朋友阿旺。他边捻着佛珠边摇头:“正经茶馆都在临街店面,谁会把生意做得像秘密接头?”他说现在有些所谓的品茶工作室,其实就是二道贩子。从批发市场进的普通茶叶,换个包装就敢说是雪域珍品。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事儿。有个茶友在布达拉宫附近加了某个“工作室”的微信,对方信誓旦旦保证能提供珍稀藏茶。结果到地方发现,所谓的品茶就是在一个十几平米的房间里,用的还是简易茶具。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茶叶包装上连生产日期都没有。
当然啦,也不是说所有工作室都不靠谱。确实有些真正爱茶的人,租个小院子做茶室。但问题在于,你怎么分辨哪个是真心做茶的,哪个是等着宰客的?
现在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拉萨品茶自带工作室微信可靠吗?这事儿真的得打上个问号。毕竟隔着手机屏幕,你永远不知道对方是茶艺师还是演技派。
要是你真想在拉萨找地儿喝茶,我倒觉得不如去那些老字号。虽然价格明码标价,但至少不会玩虚的。记得有次在光明港琼茶馆喝甜茶,旁边坐着转经回来的藏族老奶奶,用生硬的普通话教我怎样把酥油茶喝出香味儿。这种接地气的体验,可比在微信上猜来猜去强多了。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前两天还有个茶友跟我吐槽。他在某个“工作室”花了八百块买了二两所谓陈年普洱,回来让懂行的朋友一看,连十年都不到。找他理论时,发现微信已经被拉黑了。
所以啊,在拉萨找喝茶的地方,还是眼见为实。那些藏着掖着的工作室,就算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如街边飘着茶香的小馆子来得实在。毕竟在高原上,能安安稳稳喝杯热茶才是正经事,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