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火车站附近站街,北海车站旁街景

发布时间:2025-11-02 02:52:47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路过北海火车站,突然想起朋友提过一嘴这附近有条老街道挺有意思。反正时间还早,我就顺着人流往西走了百来米。拐个弯,眼前的景象让人有点恍惚——这边是崭新的火车站广场,那边却藏着片灰墙黛瓦的老街。

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几棵老榕树从墙头探出身子。午后阳光斜斜洒下来,把整条街罩在暖融融的光里。有位大爷坐在门槛上摇蒲扇,收音机里咿呀唱着地方戏。空气里有股淡淡的栀子花香,混着老房子特有的木料味道。

街角的光影

我放慢脚步往里走,发现这北海火车站附近站街的景象特别鲜活。卖糖水的阿婆不紧不慢地搅着锅里的绿豆沙,骑叁轮的师傅停在路边和熟人聊天。有个小女孩蹲在裁缝店门口喂猫,猫咪蹭着她裤腿撒娇。这些平常的画面,拼凑出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走到街心抬头看,发现北海车站旁街景其实很有层次。近处是斑驳的砖墙和竹编的晾衣竿,稍远些能望见新建的住宅楼,再往远处就是火车站钟楼的尖顶。不同年代的东西挤在一起,反倒显得格外和谐。

我在茶摊买了杯凉茶,顺势坐在树荫下的条凳上。老板娘很健谈,说这条街在她爷爷那辈就有了。“以前哪有火车站哟,都是赶海的人从这儿过。”她指着路口的石墩子,“那会儿天天有挑担子的在这歇脚。”

正聊着,一列火车轰隆隆驶过。铁轨离得不远,但街上的居民都习以为常。卖水果的继续称重,下棋的老爷子手都没抖。这种从容,怕是经过几十年磨合才养成的。

忽然注意到巷子深处有家做传统饼食的铺子,老师傅正在案板上揉面。木模子磕一下,一个月饼状的糕点就成形了。他儿子在旁边抱怨:“爸您这手艺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学了。”老师傅笑呵呵的:“急什么,该留的总会留下来。”

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就像眼前这条北海火车站附近站街,在时代变迁里既守着老底子,又接纳着新东西。骑楼外墙挂着空调外机,传统糕饼铺也支起了扫码支付的牌子。

天色渐晚,路灯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洒在青石板上,整条街忽然变得温柔。火车站那边传来报站广播,而老街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呼吸。我起身往回走,回头望去,暮色里的老街像幅褪色的水彩画,安静地缀在现代化的北海车站旁街景中。

或许过些年再来,有些铺面会换主人,有些老手艺会消失。但石板路应该还在,榕树荫还会投下,这条街总能以某种方式继续活着。就像那位老师傅说的,该留的总会留下来。

走到街口又听见火车鸣笛,这次的声音听起来不再突兀,反而像在和老街对话。两种截然不同的节奏在这片空间里交织,竟生出奇妙的韵律。我忽然觉得,这样的北海车站旁街景,才是这座城市的完整模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