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火车站小巷子,高碑店车站胡同旧影

发布时间:2025-11-03 08:02:59 来源:原创内容

你说奇怪不,每次路过那个高碑店火车站旁边的小巷子,脚底下就像生了根似的,非得往里头张望几眼才甘心。这条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肩走,青石板路面被磨得泛着光,两边是老式的红砖墙,墙头上还探出几支不知名的野草。

巷子口有个修车摊,老师傅在这儿摆了二十多年。他说以前火车站热闹的时候,这条高碑店火车站小巷子更是人来人往。“那会儿啊,推着小车卖煎饼的、提着篮子卖煮花生的,都挤在这条巷子里叫卖。”老师傅一边拧着自行车螺丝,一边用下巴指了指巷子深处,“现在清静多喽。”

巷子深处的老味道

再往里走,能闻到一股熟悉的煤烟味。这味道是从巷子尽头那家老理发店飘出来的,店里还烧着煤炉子。理发师傅老刘今年六十多了,用的还是那种老式推子。“我这店比那边的高碑店车站胡同历史还长呢。”他笑着说,手里的推子咔嚓作响,“以前火车司机、售票员都爱来我这儿理发,现在嘛,都是些老街坊。”

理发店的镜子已经有些斑驳,照出的人影带着些许朦胧。墙角挂着本发黄的日历,翻停在去年的某一天。老刘说不是懒得翻,是觉得日子过得差不多了,翻不翻都一样。

巷子中间有棵大槐树,树下总聚着几个下棋的老人。他们在这儿住了大半辈子,见证着这条高碑店火车站小巷子的变迁。“以前火车鸣笛声可响了,现在都听不见喽。”一位老人说着,顺手挪动了棋盘上的“车”。

说来也怪,虽然火车站还在运营,但这条巷子好像停留在了某个年代。墙上的标语还保留着上世纪的模样,斑驳的砖缝里长着青苔,就连电线杆上架着的电线,都显得格外有年代感。

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

住在巷子里的王阿姨正在门口择菜,她说自家在这条高碑店车站胡同住了叁代人。“我爷爷那辈就在这儿住了,那会儿火车站刚建好。”她指了指对面紧闭的木门,“那家以前开茶馆的,南来北往的旅客都在那儿歇脚。”

现在这条巷子安静得很,偶尔有自行车铃铛声划过,反而衬得四周更静了。阳光从两侧屋檐间漏下来,在青石板上画出明明暗暗的光影。要是赶上下雨天,雨水顺着瓦檐滴答滴答地响,那声音能让人想起很多旧事。

巷子尽头有家已经关张的杂货铺,橱窗里还摆着些落满灰尘的商品。旁边的居民说,店主老李去年搬去和儿子住了,铺子就这么空着。“老李常说,这条高碑店火车站小巷子就是他的一生。”这话听着有点伤感,但仔细想想,谁的人生不是和某个地方紧紧相连呢?

我特别喜欢傍晚时分来这里。夕阳把整条巷子染成暖黄色,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晚饭,炒菜的香味飘出来,和着隐约的电视声。这时候的高碑店车站胡同最有烟火气,也最让人安心。

也许有一天,这条巷子也会改变模样。但至少现在,它还在那里,静静地守着高碑店火车站,守着流逝的时光,也守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每次从巷子里走出来,回到车水马龙的大街上,都觉得自己像是刚从另一个时空穿越回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