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生课堂茶韵体验

发布时间:2025-11-03 05:48:29 来源:原创内容

茶香飘进教室的偶然

那天推开教室门,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扑面而来。几个同学正围在讲台边,看着老师往玻璃杯里投入茶叶。热水冲下去的瞬间,蜷曲的叶片慢慢舒展,像刚睡醒的样子。“今天我们换个方式来聊传统文化。”老师晃了晃手中的茶叶罐,“这是隔壁王阿姨家自己种的茶。”

说实话,刚开始大家都觉得挺新鲜的。毕竟平时上课就是课本、笔记、笔笔罢,突然摆出茶具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坐在我前排的李明小声嘀咕:“这算不算上课摸鱼啊?”没想到被老师听到了,老师笑着接过话:“那咱们今天就正大光明地‘摸’一回茶。”

赣州学生品茶喝茶上课这件事,慢慢成了我们班独特的风景。最开始只是老师带了些家乡特产来分享,后来同学们也开始从家里带各种茶叶。有同学带来了自家炒制的赣南绿茶,叶片粗壮,茶汤黄绿,喝起来带着点炒豆子的香气。还有同学贡献了存了两年的红茶,泡出来汤色红亮,入口特别醇厚。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在喝茶的过程中,课堂气氛不知不觉变了。以前讨论问题时总有人低头玩手机,现在大家围着茶桌,你一言我一语,连平时最沉默的同学都会插几句话。握着温热的茶杯,仿佛连说话都变得温和起来。

茶汤里的学问

你别以为我们光顾着喝茶。有一次语文课讲《红楼梦》里的茶文化,老师直接带来了六安瓜片。我们一边品着那种独特的兰花香,一边讨论妙玉请宝玉喝茶的片段。说来奇怪,亲身尝过茶的滋味后,再读那些文字,突然就理解为什么古人会把品茶当作雅事。

这种学生课堂茶韵体验还延伸到了其他课程。地理课上讲到茶叶产区,我们直接对比了云南普洱和本地绿茶的差别。历史课说到茶马古道,老师找来黑茶砖,让我们传看那种紧压成块的工艺。甚至数学老师都来凑热闹,用分茶的过程讲解比例问题——“这一壶茶要分给八个同学,每个人该倒多少?”

慢慢地,我们班的同学都养成了带着茶杯来上课的习惯。我的同桌小雯说,现在要是哪节课没喝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确实,在紧张的课业间隙,能安静地喝口热茶,看着窗外榕树的新芽,心里会特别踏实。

记得上周模拟考试前,大家都很焦虑。班主任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泡了一大壶安神的白茶。茶汤清淡甘甜,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药香。没有人说话,只能听见倒水声和翻书声。说来也怪,几杯茶下肚,心里的焦躁真的平复了不少。

茶杯外的收获

现在想想,赣州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带给我们的,远不止学会区分茶叶种类。我们班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亲密了,可能是经常一起分享好茶的缘故。上周班长过生日,我们凑钱给他买了一罐他最爱喝的凤凰单丛,可把他高兴坏了。

这种学生课堂茶韵体验还让我们对家乡有了新认识。原来赣州本地也有不少好茶,只是平时没太关注。上周末,我们几个同学专门去了趟郊区的茶山,看着茶农在梯田里采茶,才明白一杯好茶来得多么不容易。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个习惯还在延续。毕业的学长学姐回来看老师,都会带些外地的好茶回来。他们说,在其他城市读书时,每当泡茶就会想起在教室里大家一起品茶的时光。那种味道,已经不只是茶的味道了。

教室窗台上的几盆绿萝长得正好,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课桌上。茶香还在飘着,就像我们的学生时代,淡淡地,却久久不散。或许很多年后,我们还是会记得这个充满茶香的教室,记得在这里度过的,带着温度的日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