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小妹24小时喝茶,应城女孩全天饮茶休闲
茶香里的温暖守候
巷子深处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青石板路被夜色浸得发亮,转角那家茶室的木门虚掩着,隐约飘出茉莉花的香气。路过的晚归人总会放慢脚步,有人推门进去,很快便传来茶具轻碰的脆响。这家没有招牌的小店,成了许多人心照不宣的秘密据点。
应城小妹24小时喝茶的服务,最初只是个偶然。去年深秋,有个赶稿的作家在店里坐到凌晨,林晓怕他独自犯困,便一直陪着煮茶。这事传开后,深夜来喝茶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如今值夜班的姑娘是店主的侄女,梳着马尾辫,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反正我也爱熬夜,”她擦着茶杯说,“晚上安静,茶香好像都更浓些。”
上周叁凌晨两点,来了位出租车司机。他握着茶杯取暖,说跑完最后一单,就想找个亮着灯的地方坐坐。“这年头啊,连便利店都不留座位了。”他慢慢啜着普洱,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下来。茶续到第叁泡,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白天的光景又不同。晨练的老人们爱来占窗边的位置,一壶龙井能喝到晌午。卖菜的阿婆每天十点准时出现,从竹篮里掏出还带露水的青菜,非要塞给值班的姑娘。“你们熬夜辛苦,”她固执地说,“新鲜菜才养人。”茶室成了街坊的客厅,谁家孩子考学了,谁要搬新家了,都在茶香里传来传去。
应城女孩全天饮茶休闲这件事,渐渐成了小城一道特别的风景。隔壁书店的老板偶尔会抱几本书过来,说是配茶最好;放学的中学生也常来写作业,说是比家里安静。茶室从不通宵营业,而是实实在在地全天守候。值班的姑娘们轮班倒,保证随时都有人温着热水,备着新茶。
暮春时节多雨。某个午后暴雨如注,有个浑身湿透的快递小哥躲进来避雨。姑娘给他递了条干毛巾,又泡了杯姜茶。“耽误你们做生意了,”他不好意思地说。姑娘指指空着的七八张桌子:“这么大的雨,本来也没什么人。”其实雨声敲在瓦片上,配着茶香,反倒别有一番韵味。
最忙是周末的下午。来相亲的年轻人,谈生意的老板,带外地朋友体验小城风情的本地人,把小小的茶室挤得热热闹闹。这时候值班的姑娘得像蝴蝶般穿梭,续水、换茶叶、添茶点,还要记得谁爱喝岩茶,谁偏好白茶。
有人说,这里不像做生意,倒像在办邻里茶会。可不嘛,常客都知道茶叶罐摆在哪儿,有时姑娘忙不过来,他们自己取了茶叶,还顺手把水烧上。这种默契,是在千百个日夜的茶香里慢慢养成的。
夜深时,茶香会更醇厚。值夜班的姑娘会在柜台上摊开书本,偶尔抬头看看门外。她知道,总会有人需要这盏灯,需要一杯热茶,需要有个地方,让疲惫的身心暂时靠岸。茶室不打烊,就像这座城市永远跳动的心脏,温暖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