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学生品茶工作室,本溪学子茶艺交流空间

发布时间:2025-11-03 02:26:22 来源:原创内容

本溪学生品茶工作室最近在校园里悄悄火了起来。说真的,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我还以为是新开的奶茶店呢。结果推开门才发现,这里既没有眼花缭乱的糖浆罐,也没有嗡嗡作响的制冰机——只有满室茶香,和几个正在温壶烫杯的学生。

穿格子衬衫的男生把闻香杯递过来时,手腕抖得差点把茶汤洒出来。“刚练茶艺没多久吧?”我接过杯子随口问道。他不好意思地挠头:“上学期期末才开始学,现在才勉强能泡出不失礼的茶。”旁边的女生笑着插话:“我们这儿都是半路出家,但老师说过,茶道最动人的不是技巧,是心意。”

茶香里的另一种校园生活

窗外飘着细雨,正好衬得室内这方天地格外安宁。几个学生围坐在茶席旁,有人专注地盯着茶壶里舒展的叶片,有人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这不是我们惯常看到的校园场景——没有赶着上课的匆忙,没有讨论小组作业的焦躁,更没有刷手机时的心不在焉。在这里,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管理工作室的大叁学生小林给我泡了壶凤凰单丛。“去年这时候,我还在为考证焦虑得睡不着觉。”她缓缓往茶海里出汤,动作已经相当娴熟,“后来偶然来这里喝了杯茶,突然发现——原来慢下来,才能更清楚地听见自己的声音。”

确实,在这个本溪学生品茶工作室里,我感受到的不仅是茶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这些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在茶道中找到了属于他们的节奏。

不只是喝茶的地方

随着去的次数多了,我才意识到这个本溪学子茶艺交流空间承载的意义,远不止“喝茶”这么简单。周叁晚上是茶文化分享会,那天我碰到个机械专业的男生,他居然能把茶道中的“和静清寂”和机械振动原理联系起来:“你们发现没?泡茶时心越静,手越稳,茶汤口感就越圆润。这其实和减少机械共振是一个道理——”

更让我惊讶的是,这里渐渐成了跨专业交流的枢纽。学设计的同学帮忙改造茶席布置,计算机系的开发了小程序管理茶叶库存,文学院的学生则整理茶诗茶联。茶,成了连接不同学科的纽带。

有一次,我目睹了两个闹矛盾的学生在这里和解。他们什么都没说,只是安静地一起喝了叁泡茶。到最后,其中一人轻声说:“这茶,初尝微苦,回味却甘。”另一人点点头,所有的误会就在这简单的对话中化解了。茶道中的“和”字,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现在,这个本溪学生品茶工作室已经成了校园里一个特别的存在。它不张扬,却用淡淡的茶香吸引着那些想要暂时逃离快节奏生活的学子。在这里,没有没完没了的绩点比较,没有让人焦虑的内卷话题,只有茶叶在壶中舒展的身影,和年轻人放下手机后真实的交谈声。

也许,最好的教育不只在课堂里发生。像这样的本溪学子茶艺交流空间,正用它特有的方式,为年轻的心灵开辟了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天地。下次路过时,不妨推门进去坐坐——说不定,那杯恰到好处的茶,正好能解开你心中的某个结。

推荐文章